本文目录一览:

跪求 “华南师范大学的组织结构图” ?????

自己画画吧!

学校网站就有的。

学校机构设置

发文单位: [学校办公室]

发文时间: [2010-12-15]

信息索引: [10574-0006-01-2010-00033-1]

发文文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类别: [信息公开目录_基本情况]

主题词: [机构设置]

行政机关单位:(共26个。含机关两个合署办公:人民武装部、211办)学校办公室组织部宣传统战部纪检监察处人事处学生工作部(处)、人民武装部研究生院(处)教务处社科处外事处财务处审计处资产管理处基建处后勤管理处保卫处招生办省师资培训中心产业处科技处、211办离退休工作办公室团委校工会机关党委理论部发展规划办公室 教学科研单位:(共27个)文学院外文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旅游管理系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数学科学学院计算机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学院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体育科学学院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国际文化学院生物光子学研究院光电子材料与技术研究所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南海校区 教辅单位:(共6个)图书馆网络中心教育信息中心实验中心档案馆学报编辑部 附属单位:(共4个)增城学院幼儿园校医院附属小学 附属后勤实体:(共7个)饮食服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学生宿舍管理服务中心交通客运服务中心物业水电服务中心园林绿化服务中心水电房屋维修中心 附属产业机构:(共8个)科技开发总公司广东省高校建筑规划设计院广东高宏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广东高诚环境工程公司宏达新技术公司广州飞驰电脑有限公司科教服务中心粤海酒店

怎样绘制一个学校的组织结构图?

组织结构图是一个单位人员结构的图形化表示,通过组织结构图可以直观地描述组织人员的相互关系,WORD2003提供了组织结构图,绘制步骤如下:(1)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对象]选项,在[对象类型]选项中单击[MS组织结构图],单击[确定]按钮,启动组织结构图编辑工具,如果没有该选项,那么需要安装,安装方法同[公式编辑器],只是在[office]工具中选中组织结构图。(2)在文档中出现了一个默认的结构图样式,也可以在[样式]菜单中样式选取另外样式,然后选中方框图输入文字内容或按DELETE键删除多作的方框,通过工具栏上的[同事]、[经理]、[助理]等按钮增加方框来完善结构图(3)在结构图中,选取方框时单击右键调出右键菜单,选取各项命令,设置好相应的颜色、阴影、外框颜色等属性(4)当关闭[Microsoft 组织结构图]窗口时,会提示是否要更新,单击[是]按钮,则更新当前的组织结构图。

求一个完整的大学组织结构图,务必详细点

以下是清华大学的组织机构,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党委办公室

党委组织部

党委宣传部

党委统战部

党委学生部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党委离退休工作部

党委保卫部

党委武装部

党史研究室

纪委办公室

工会委员会

共青团委员会

校长办公室

教务处

研究生院

科研院

文科建设处

学科规划与建设办公室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人事处

学生处

教育培训管理处

离退休工作处

港澳台办公室

实验室与设备处

财务处

监察室

审计室

基建规划处

房地产管理处

后勤管理处

总务长办公室

保卫处

绿色大学办公室

文物保护与环境建设办公室

新闻中心

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保密管理办公室

经营性资产管理办公室

政策研究室

档案馆

校史馆

招生办公室(本科生)

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

图书馆

信息化技术中心

出版社

学报编辑部

接待服务中心

修缮校园管理中心

饮食服务中心

物业管理中心

医院

清华校友总会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

河北清华发展研究院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清华大学洁华幼儿园

北京华信医院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

(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积水潭骨科学院

临床神经科学研究院

清华控股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研究院

跪求急求长安大学组织结构图,不胜感激

党群部门

党委办公室 组织部 宣传部 学工部 (武装部) 统战部 纪委办公室 工会 团委

 

行政部门

校长办公室 发展规划处(“211”办)(发展研究中心) 教务处 研究生部 科技处

社会科学处 人事处 计财处 学生处 新闻宣传中心 监察处 审计处 国有资产管理处

实验室管理处 国际合作处 后勤管理处 公安处 基建处 离退休处

 

教学单位

公路学院 汽车学院 工程机械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筑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政治与行政学院 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

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体育部(体育系) 继续教育学院 兴华学院

现代工程训练中心

 

直属单位

党校 学生就业与发展服务中心 渭水校区管委会办公室 教育技术与网络中心

图书馆 杂志社 医院 附属学校 后勤集团 资产经营公司

如何找学校的组织结构图

要了名命了,大哥你知道组织结构图是什么吗?

就是校长-副校长-主任------老师 这样的 这就是学校的组织结构。

重庆工商大学图组织结构

姑且称你为同学吧

图组织结构分很多种,不知道你是要哪个方面,或者是单个学院的?

如果看到的话请补充问题

这里有一份学校主要领导的

李春茹 党委书记 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党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档案馆)、组织部(党校)、离退休工作部(处)。

李春茹,女,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78—1982年在西南政法学院就读本科,获学士学位,后留校工作。1985—1988年在西南政法学院哲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8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曾历任西南政法学院马列部、国贸系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法律系党总支书记等职;1999年12月至2009年8月任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现任重庆工商大学党委书记,兼任重庆市社科联常委、副主席,重庆市哲学学会会长,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女性人才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高校学生管理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

李春茹教授主要从事哲学理论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公开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公开出版专著、教材等二十余部。其中,有的成果曾获省部级奖项。主持及参加省部级课题四项。

李春茹同志从事行政管理多年,近年来荣获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王崇举 校长 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

王崇举,男,教授,硕士生导师,汉族,中共党员,重庆人,1948年出生。1987年研究生毕业于长沙铁道学院经济数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97年2月,任重庆师范学院副院长。1999年3月至2002年4月任重庆商学院院长。2002年4月至今任重庆工商大学校长。系第一、二届重庆市人大代表,第三届重庆市政协常委。

王崇举同志长期从事数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运筹学、系统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数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宏观经济决策理论与方法等领域有相当影响,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为重庆市社科联副主席、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是重庆市第一批、第二批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重点学科“区域经济学”学科带头人。

王崇举同志先后主持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科技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与军转民》、《中西部地区以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环境和条件研究》和《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研究与政策设计》,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项目《东西部开发战略比较研究及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等国家、部委、省市科研项目30多个,科研成果丰富,对国家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相关领域的理论探索及实践做出突出贡献。近五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和“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各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6项;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上海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编著3部,研究报告若干份,多次领衔重庆市委市政府委托的重大研究项目。多项科研成果被各级政府部门采纳运用,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曾荣获国防科工委软科学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近五年来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重庆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其它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项。

黄志亮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分管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工作部、评估办公室、团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黄志亮,男,教授,汉族,中共党员,重庆人,1955年8月出生。1988年 研究生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在重庆市市政府办公厅财经办任主任科员。1989年到重庆商学院工作,先后担任系副主任、系主任、党委委员、副院长,1995年获国内贸易部有突出贡献的部级专家称号。2002年4月任重庆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黄志亮同志长期从事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现任重庆市三峡移民与库区经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资本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会会长,《西部经济论坛》(重庆工商大学学报)副主编。

黄志亮同志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长江三峡经济开放区发展研究》、《西部开发中长江上游地区区域创新战略研究》等课题10余项,独立或合作出版的专著和著作有《现代企业创新论》、《重庆经济发展论》、《重庆与云贵川藏桂经贸合作研究》等10余部,先后在《经济学家》、《中国工业经济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学动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当代经济研究》、《人民日报》理论版等报刊上发表论文37篇。主要代表作为《重庆经济发展论》(专著)、《长江三峡经济开发区发展研究》(专著)、《东西部开发比较研究及西部大开发战略选择》(专著)、《实施四大方略,推进重庆经济开发》(论文)、《重庆与上海经济发展阶段比较中的思考》(论文)、《实施区域创新战略,构建重庆区域创新系统》(论文)、《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几个主要特点》(论文)、《多层次区域创新战略初探》(论文)。

朱伯兰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主持学校纪委全面工作;分管宣传部(新闻中心、校报)、统战部、纪委办公室、监察处、审计处、工会、教代会、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校园文化工程建设。

朱伯兰,女,1953年出生,汉族,重庆市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1981年6月至2002年4月在渝州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三峡经济系党总支书记、校长助理、理工学院党委书记、党校副校长、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2年4月至今任重庆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任校工会主席、教代会主任。

朱伯兰同志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高校党的建设与改革发展研究。是校学术带头人,先后主持省部级、校级科研项目21项;主编、参编专著10部;发表论文60余篇;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全国人文社科成果、省、市优秀德育科研成果奖多项。是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管理科学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党建研究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妇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高校纪检监察学会副会长。

黄 朗 副校长 分管基建处、保卫部(处)、武装部、实业开发总公司、科技开发总公司。

黄朗,男,教授,汉族,中共党员,湖北汉阳人,1956年1月出生。1975年10月参加工作。1983年7月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生物系,理学学士。毕业后至今分别在渝洲大学和重庆工商大学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和党政管理工作。1995年11月至2002年3月担任渝洲大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2002年4月至今担任重庆工商大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

黄朗同志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和党政管理工作。重庆市高校基建规划学会副理事长、重庆市高校后勤研究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红十字会高校协会常务理事。

黄朗同志注重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先后主研和参研的课题有《重庆市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移民安置工程研究》、《重庆市经济增长中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因素的实证分析》、《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社会化与学生工作阵地建设研究》、《增强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方法与途径研究》等;主编和参编的专著和教材有《新世纪的奠基理论》、《高校德育的理论与实践》、《爱国主义教育理论与实践》、《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等;先后发表《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与培养》、《论诚信道德平台的构筑及其赋予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论略》、《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理念》、《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特点》、《努力实践“三个代表”,永葆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群众的关系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五观”》、《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对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的解读》、《大众化进程中的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研究》等论文。

黄朗同志曾先后被评为重庆市职称改革先进个人,重庆市人事系统先进工作者,重庆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先进个人。

黄大勇 副校长 协助党委书记分管党政办公室;分管计划财务处、资产与实验设备管理处、数字校园建设与管理中心、融智学院;分管校地合作办学工作、对口扶贫工作;兼任校体委主任。

黄大勇,男,汉族,中共党员,硕士,教授,1965年12月出生,四川内江人。

1987年7月毕业于安徽淮北煤师院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0年7月研究生毕业于宁夏大学中文系,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90年——2002 年在重庆商学院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先后担任系团总支书记、教研室主任、校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校党委委员等;1994年7月——1995年7月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旅游系进修做访问学者,2001年1月——2002年2月在重庆市委党校第三期青干班学习。2002年7月任重庆工商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2003年10月任重庆工商大学校长助理,2004年9月任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

黄大勇同志是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重庆市旅游管理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兼任中国旅游协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个人会员、重庆市教育后勤协会副会长、重庆市秘书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国际税务研究会常务理事等。

长期从事旅游管理、旅游学概论、区域旅游经济、旅游市场开发、旅游发展规划与发展战略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教育部项目《发展乡村旅游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三峡重庆库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及重庆市软科学项目等课题10余项,主持完成横向课题《江津市旅游发展规划》、《城口县旅游发展规划》等20多项。出版《长江三峡库区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发展战略研究》、《三峡库区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等专著10多部,在《旅游学刊》、《经济地理》等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得各级奖励10余项。

郑旭煦 副校长 分管教务处(高教研究所、全球发展学习网络重庆远程学习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分管校企合作办学工作;兼任校语委主任。

郑旭煦,女,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汉族,中共党员,1964年10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1990-1991年在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进修;1999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200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药物工程和药物流变学方向),获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7月、2000年7月任渝州大学化学及化学工程系副主任、主任,2002年10月任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2003年11月任重庆工商大学校长助理,2004年9月任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

郑旭煦同志长期从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专长为天然药物筛选与化学、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环境催化技术。是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教育部2006-2010年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药工程分委员会委员,重庆市科协第三届常务委员会委员,重庆市青年科学技术联合会副主席,重庆市化学化工学会副主席,重庆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重庆市高等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

郑旭煦同志近五年主持主研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项目20余项,公开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已获授权3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重庆市科技发明三等奖各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各1项。

陈运超 副校长 分管后勤处、图书馆、学术期刊社、继续教育学院、派斯学院;分管对外培训工作。

陈运超,男,汉族,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教授。1965年1月出生。1986年7月毕业于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1989年6月毕业于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7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教育学(高等教育)博士学位。

1989年7月—2002年8月,历任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油品应用化学系教员、教务处参谋、副处长、高教研究室主任。2003年9月-2006年9月,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2006年10月至今,任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

主要致力于高等教育、高校管理及其国际比较等领域的研究。已发表中英文论文45篇,出版著作3部。现为欧洲高等教育研究协会会员、美国Vanderbilt大学《皮博迪教育研究》(ThePeabodyJournalofEducation)编委。

何勇平 副校长 分管科研处、研究生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MBA教育中心、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药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研究中心、重庆市发展信息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管理研究中心)、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分管产学研结合的相关工作。

何勇平,男,1961年4月生,重庆长寿人,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西南大学兼职教授。1984年7月参加工作,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工作经历丰富,历任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中文系任党总支副书记、总务处副处长、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市教委宣传与思想政治教育处、社会科学处处长。现任主要学术职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全国高校社会科学科研管理会理事、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重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等。

苟朝莉 副校长 协助党委书记分管离退休工作;分管人事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江北校区管理委员会;分管中外合作办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