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基本原则
- 2、2021新个税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 3、简单介绍下,个税改革的几个重要内容?
- 4、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 5、个税改革的影响和意义
- 6、2022个人所得税申报流程图ppt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正面回答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居民个人收入的不断增长及收入差距的逐步扩大,现行税制及征收管理与此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势在必行。个人所得税改革应遵循的原则应是:完善税制,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扩大自行申报面,增强对个人收入的监控,加大纳税人员及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
二、分析详情
综合来看,个税改革在减税方面的效果,对中等收入者的益处更大。改革后或将使大部分工薪族适用最低的一级或两级税率,同时符合最高税率的高收入者数量也会增加。这次个人所得税改革涉及的三项内容,除适当提高费用扣除额,调整税率级次级距,还包括关于完善征管措施,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所得税信息管理系统。
三、个税改革的目的
1、将个人经常发生的主要所得项目纳入综合征税范围。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四项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实行按月或按次分项预缴、按年汇总计算、多退少补的征管模式;
2、完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模式。一方面合理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将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000元,另一方面设立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3、优化调整个人所得税税率结构。以现行工薪所得3%-45%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为基础,扩大3%、10%、20%三档较低税率的级距,25%税率级距相应缩小,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保持不变;
4、推进个人所得税配套改革。推进部门共治共管和联合惩戒,完善自然人税收管理法律支撑。
四、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定义
从现阶段中国经济转型的角度看,降低增值税比重、提高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比重,有利于扩大内需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2021新个税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改革
按照中央“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的要求,结合当前我国税收征管能力和配套条件等实际情况,《修正案》(草案)明确提出了实行综合征收为主、分项征收为辅的个税征税模式。拟对部分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对经营所得、资本性所得及其他所得仍实行按次分项的分类课税模式。具体而言,对居民个人纳税人将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4项劳动性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适用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实行按年汇总计算纳税;对非居民个人纳税人综合所得,实行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这是1994年个人所得税法大修以来的第一次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个人所得税向综合税制迈出了关键性的第一步,是个人所得税制历史性的转变。实际上,早在1996年我国 “九五”计划已确立个税改革目标即“建立覆盖全部个人收入的分类和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之后在“十五”至“十三五”规划中都作出类似改革目标的描述。20多年来,我国个税法虽经几次较大修订,但都停留在对所谓“起征点”的调整上,始终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次个税法修正,呼吁了20多年的个税综合征收终于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实现了从分类税制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的重大转变,开始了中国具有攻坚性质的直接税改革进程。无疑,本次个税法修正,初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现代个人所得税制度,是我国个税向完全综合征税迈进的必经之路,符合中央已非常明确强调的直接税改革方向,符合民意和我国国情,也符合国际税制改革的总体趋势,将是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大改革。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将更具科学性、公平性
本次个税法修正,通过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设立专项附加扣除、优化调整税率结构等一系列“组合拳”措施,总体上大幅减税,减轻广大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使个人所得税税负水平更趋合理,个人所得税制将更具科学性、公平性。
简单介绍下,个税改革的几个重要内容?
1. 将经常发生在个人身上的主要收入项目纳入综合税收的范围。将工资薪金、劳动报酬、报酬、权利金四项纳入综合税收范围,实行月度或分项预付、年度汇总计算、多退少补的征管模式。
2. 改革的内容是完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模式。一方面,合理将基本扣除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000元,并设立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纳入专项附加扣除。
3.优化调整个人所得税税率结构。
4. 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在中国有住所或者无住所,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居住满183日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从中国境内、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拓展资料
1、个人所得税改革,即个人所得税的改革,随着全社会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期望越来越高,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但“免税额度”将提高到每月5000元,其他减税政策将从2018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2、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是分类个人所得税制度,即对纳税人的各项收入进行分类,采用“分项征收、分项缴纳”的征管方式取得个人所得税收入。一方面,这种税收制度客观上造成了单一收入来源的工薪阶层多纳税,而多元化收入来源的高收入者少纳税的问题。另一方面,不管纳税人的家庭负担有多大,家庭支出多少,对所有纳税人都实行“一刀切”。同时,税收抵扣标准缺乏动态管理,与物价指数和平均工资水平的上升没有联系,导致税收抵扣标准不断提高的呼声。
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背景:面对个税的所有纳税人实行“一刀切”,而不考虑纳税人家庭负担的轻重、家庭支出的多少。同时,对个税扣除标准缺乏动态管理,没有与物价指数、平均工资水平的上升实行挂钩,导致提高个税费用扣除标准的呼声时有发出。
主要内容:将个人经常发生的主要所得项目纳入综合征税范围。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4项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实行按月或按次分项预缴、按年汇总计算、多退少补的征管模式。
意义:改革后或将使大部分工薪族适用最低的一级或两级税率,同时符合最高税率的高收入者数量也会增加。
扩展资料:
此次个税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便民、惠民、利民,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将个人经常发生的主要所得项目纳入综合征税范围。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4项所得纳入综合征税范围,实行按月或按次分项预缴、按年汇总计算、多退少补的征管模式。
二是完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模式。一方面合理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将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000元,另一方面设立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改革
个税改革的影响和意义
1、减轻税负和促进公平个税不仅仅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税种,也是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工具,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2、注重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综合税制是按年纳税,要求纳税人就其全年所得,在减除了法定的扣除额和可扣除费用后,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征税。分类税制是将个人各种性质的所得分类,分别扣除不同的费用,以不同的税率课税。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则兼具综合税制与分类税制的特征,主要是对部分所得项目分别按不同的比例实行扣缴,将其余所得项目综合起来,适用累进税率征税。3、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个税的基本扣除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因此一部分纳税人从需要缴纳个税转变为没有超过相关扣除额因而免于纳税。4、税制要素改革十分重要扩大较低档税率级距,即适用低税率的税基范围扩大,例如原本适用10%税率的税基,现适用于3%,这意味着有更多的人适用低税率,有助于全面降低税负。
2022个人所得税申报流程图ppt
一、正面回答
个人所得税申报的流程是领取申报表、办理申报、缴纳税款,领取申报表的行为人必须达到年收入十二万以上,并将申报表教导办税服务厅进行申报纳税,纳税人需要对自己的填写的申报表负责,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分析
纳税人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窗口领取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两份并填写,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办理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申报的,领取个人所得税申报表两份并填写。纳税人持上述办理材料到办税服务厅申报纳税窗口进行申报。当期申报没有税款的,经税务机关审核,纳税人提供的资料完整、填写内容准确、各项手续齐全、无违章问题,符合条件的,当场办结。并在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上盖章,返还一份给纳税人。当期申报有税款的,纳税人需缴纳税款,税务机关确认税款缴纳后开具完税凭证予以办结。
三、2022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以及税率表的划分
起征点从3500被提高到了5000元: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