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
1楼
五年级下册必备古诗30首
201 《曲江》其二 杜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202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203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204 游园不值 南宋 叶绍翁
应 怜屐齿印苍苔 , 小扣 柴 扉久不开 。
春色满园关不 住 ,一 枝 红杏 出墙来 。
205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06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07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08 长相思
清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09 花影
宋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210 云
唐 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 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 悠悠闲处作奇峰。
211 题都城南庄
唐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12 边词
唐 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213 明日歌
(清) 钱鹤滩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苦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214 晓行
宋 孔平仲
枕上杜鹃啼,匆匆早起时。
出门天未晓,月在杏花枝。
215 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216 垓下歌
汉•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217 少年行(其一)
唐 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 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
218 题菊花
唐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219 望岳 唐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20 前出塞其六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221 贫交行
杜甫
翻手为云覆手雨, 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 此道今人弃如土。
222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23 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 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 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 千里暮云平。
224 登科后
唐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225 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226 赤壁
杜牧
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
227 霜月
唐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228 生查子•元夕
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
229 鹊桥仙
宋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230 一剪梅
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008-2-22 16:02 回复
五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词三首近义词?
1.《山居秋暝》: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为什么下笔说是“空山”?
大概诗人来到山林,远离了嘈杂烦扰的市朝,山居给他的突出印象就是非常寂静;当然,山中林木茂盛,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2.《枫桥夜泊》: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什么?
诗人看到了渔船上忽隐忽现的灯火,西天的上弦月渐渐落下去了,天色变得漆黑;听到了远远近近有几只乌鸦惊叫起来,寒山寺的钟声;感觉到气温更低了,霜飞满天,寒气袭人……
3.《长相思》:你从“身向榆关那畔行”读懂了什么?
点明了行旅的方向。词人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它使我们想到词人留恋家园,频频回首,步履蹒跚的情况。“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词人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
4.为什么羁旅劳顿之后深夜不寐呢?
作者由描写白天的人声鼎沸、骏马嘶鸣转入对“夜深千帐灯”的静态描写。这里借描述周围的情况而写心情,实际是表达纳兰对故乡的深深依恋和怀念。
5.从“聒碎乡心梦不成”能感受到什么?
“聒碎乡心梦不成”与上阙“夜深千帐灯”相呼应,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寐的原因。结句的“聒”字用得很灵脱,写出了风狂雪骤的气势,表现了词人对狂风暴雪极为厌恶的情感。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心乡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意: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古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
宋 ·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触青天。
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便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出来了。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已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然而,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使人感到无比愤慨。这两句意境扩大深沉,对仗工整犹为余事。
下两句笔锋一转,顿觉风云突起,诗境向更深远的方向开拓。“泪尽”一词,千回万转,更含无限酸辛。眼泪流了六十多年,早已尽了。但即使“眼枯终见血”,那些心怀故国的遗民依然企望南天;金人马队扬起的灰尘,隔不断他们苦盼王师的视线。中原广大人民受到压迫的沉重,经受折磨历程的长久,期望恢复信念的坚定不移与迫切,都充分表达出来了。以“胡尘”作“泪尽”的背景,感情愈加沉痛。结句一个“又”字扩大了时间的上限。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他们不知道,南宋君臣早已把他们忘记得干干净净。
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当然,他们还是不断地盼望下去。人民的爱国热忱真如压在地下的跳荡火苗,历久愈炽;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可谓心死久矣。诗人为遗民呼号,目的还是想引起南宋当国者的警觉,激起他们的恢复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