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
工程测量学与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地图制图学海洋测绘和测绘仪器学一样,是现代测绘学的分支学科。它即遵循测绘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又为了解决工程和工程建设中的测绘技术问题,工程测量学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以及各种专用和通用的测量仪器。
2.2 观测量和测量定位原理
2.2.1 工程测量中的观测量
工程测量的实质是:
1 通过各种观测量确定客观物体上的特征点在某一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平面位置与高程即X,Y,H)及其随时间的变化。
2 根据设计坐标(X,Y,Z)通过各种观测量将设计实体放样到实地。
观测量:
1 角度(方向)观测量
角度观测量又分水平角和垂直角(高度角)或天顶距(观测方向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
所用仪器:经纬仪、全站仪
2 距离观测量
两点间的平距、斜距,一点到直线的距离,一点到平面的距离。
所用仪器:钢尺、皮尺、铟瓦线尺(叫丈量法或机械法)
经纬仪、视距仪(叫视距法或视差法)
测距仪、全站仪(叫物理测距法)
GPS全球定位系统(伪距法)
3 高差观测量
两点正常高程之差
所用仪器:钢尺、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用于工程变形测量)
4 方位角观测量
地面上某一方向线与真北方向的夹角(真方位角)
所用仪器:陀螺仪(用于矿山、铁路与公路隧道及城市地铁隧道中)
2.2.2 工程测量中测量定位原理
工程测量的任务:测量、测设或放样
工程测量中所采用的坐标系统:
1 平面—高斯—克吕格平面直角坐标系或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2 高程—正常高系统
工程测量的名词解释详细解析
工程测量是指在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中运用的各种测量理论、 方法 和技术的总称。工程测量的意思是什么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工程测量的解释内容,供大家阅览!
工程测量的意思
工程测量 (engineering survey )是指工程建设中的所有测绘工作的统称,包括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工程测量按其工作顺序和性质分为勘测设计阶段的工程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施工阶段的施工测量和设备安装测量、竣工和管理阶段的竣工测量等。
工程测量按其工作顺序和性质分为:勘测设计阶段的工程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施工阶段的施工测量和设备安装测量;竣工和管理阶段的竣工测量、变形观测及维修养护测量等。按工程建设的对象分为:建筑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铁路测量、公路测量、桥梁工程测量、隧道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城市市政工程测量、工厂建设测量以及军事工程测量、海洋工程测量等等。因此,工程测量工作遍布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各部门和各个方面。
工程测量的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测量工程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测绘技能,从事工程建设中的测量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紧紧围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四川、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掌握测量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各种工程测量、地籍测量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学生 毕业 时除获取学历证书外,还必须获取至少一种由国家颁发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工程测量的核心能力
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阶段的测量工作技能。
工程测量的课程设置
主要课程
地形测量、测量平差与计算机程序设计、数字化测图技术、控制测量与GPS测量技术、摄影测量基础、施工测量、工程变形观测、工程概论、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地形测量实习、控制测量与GPS测量实习、摄影测量实习、施工测量实习、毕业综合实训与毕业设计等,以及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工程测量
讲授工程建设中的地形图的应用、施工放样的基本方法及精度分析、建筑工程测量、管线测量、贯通测量、建筑物变形观测和高精度工程测量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施工放样、变形观测和工程施工中的常规测量方法;
遥感基础与应用
讲授各种遥感平台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手段、信息的传输和接受、各种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等内容。使学生了解遥感数据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的过程,初步掌握多时域、多光谱的遥感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控制测量 讲授控制测量绪论、电磁波测距、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导线测量、参考椭球和高斯投影计算。使学生掌握三、四等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 讲授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概念,GIS数据源、数据模型、编码及特征表达,GIS空间数据的输入、编辑和组织,GIS数据库及属性库的操作,GIS空间数据处理,GIS的基本空间分析操作,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及其应用,GIS数据及其产品的输出等内容。结合软件操作,使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
讲授测量平差基本理论、条件平差、两组平差和间接平差、导线网、测边网、边角网平差,高程控制网平差等概念。使学生掌握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平差方法。重点使学生掌握现有平差软件的使用;
地形测量学
讲授测量基本知识,常规仪器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图根测量,地形测图,地图绘图、误差理论及地形图应用等内容。使学生能掌握常规仪器的使用方法,地形图测绘的方法,建立测量误差概念;
数字测图
讲授数字化测图的基本原理、作业过程、野外数据采集、数据编码、数据传输、图形编辑和图形输出等内容。使学生初步掌握数字化测图方法;
地籍测量与房产测绘
讲授地籍控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面积量算,计算机地籍数据处理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土地管理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权属调查和计算机地籍数据处理的方法,掌握地籍控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方法和面积量算的方法。
工程测量的发展展望
展望 21 世纪,工程测量将在以下方面将得到显著发展:
测量机器人将作为多传感器集成系统在人工智能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影像、图形和数据处理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在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和大型工程建设中,将发展基于知识的信息系统,并进一步与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工程与水文地质以及土木建筑等学科相结合,解决工程建设中以及运行期间的安全监测、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的各种问题。
大型复杂结构建筑、设备的三维测量,几何重构及质量控制,以及由于现代工业生产对自动化流程,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验与监控的数据与定位要求越来越高,将促使三维业测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工程测量将从土 木工 程测量、三维工业测量扩展到人体科学测量。
多传感器的混合测量系统将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如 GPS 接收机与电子全站仪或测量机器人集成,可在大区域乃至国家范围内进行无控制网的各种测量工作。
GPS、GIS 技术将紧密结合工程项目,在勘测、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在人类活动中,工程测量是无处不在、无时不用,只要有建设就必然存在工程测量,因而其发展和应用的前景是广阔的。
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测量学的基本内容、任务与作用
第二节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三节 地面点位的确定
第四节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第五节 测量工作概述
第二章 水准测量
第一节 水准测量原理
第二节 水准仪和水准尺
第三节 水准测量的方法
第四节 水准测量成果的计算
第五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
第六节 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
第七节 水准测量的误差分析
第八节 精密水准仪和电子水准仪简介
第三章 角度测量
第一节 角度测量原理
第二节 光学经纬仪及其使用
第三节 水平角观测
第四节 竖直角观测
第五节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
第六节 角度测量的误差分析
第七节 电子经纬仪简介
第四章 距离测量
第一节 钢尺量距
第二节 视距测量
第三节 电磁波测距简介
第五章 测绘新技术简介
第一节 全站仪
第二节 GPS全球定位系统
第六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测量误差概述
第二节 衡量精度的指标
第三节 误差传播定律
第七章 定向测量
第一节 直线定向
第二节 坐标方向角的推算
第三节 坐标正、反算
第四节 罗盘仪及其使用
第八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
第一节 控制测量概述
第二节 导线测量
第三节 小三角测量
第四节 测角交会定点
第五节 全站仪极坐标法导线测量
第六节 高程控制测量
第九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第十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第十一章 地形图的应用
第十二章 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
第十三章 水工建筑物的放样
第十四章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第十五章 线路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