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校招是什么样流程呢?
校招的流程一般分为5部分组成。
1、简历投递:针对意向同学进行现场沟通,接受投递简历。2、简历刷选:根据公司招聘要求,对投递的简历进行初步刷选。
3、笔试:对简历进行筛选OK的同学进行笔试。笔试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人力资源出的公共内容,主要测试同学的公共知识、行为倾向、个性、对待事务的判断等;另一部分是由用人部门出的专业内容,主要是测试同学们在校期间的专业理论水平及对前延学科趋式的分析与判断力。
4、小组讨论:约1个小时,分为两部分:前20分钟可以讨论公共内容,主要由人力资源部对同学进行沟通、分析、总结等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后40分钟可以讨论专业型的问题,负责现场负责招聘的人员,不需要进行太多的讨论,只是偶尔进行一下必要的提示,引导同学们向公司需要的方向进行。
5、面试:以用人部门为主,进行专业知识的面试,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公共内容进行面试。
校园招聘PPT主要突出内容是什么
校园招聘PPT主要突出内容是学生最关心的是公司薪资福利待遇。
除此之外还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1、公司发展历程并简述公司业绩。
2、公司招聘的岗位职责。
3、对应聘者的要求。
4、对新员工的待遇。
5、往年应知届生在公司的现状(找发展好的例子)。
6、公司的企业文化以及晋升体系。
大概就这些,要让学生看到进入公司能有较大的发展前景,这样才能提高公司的吸引力。
扩展资料
好的宣传是校招成功的一大半!宣讲时间和地点确定后,比较常规的宣传手段有在校园区(包括附近其他学校)张贴海报;与学校就业办联系,在宣讲课室的附近和现场悬挂横幅、大型喷绘背景等。考虑到与时俱进,还可以开通招聘专用微博、制作校园招聘网页、设置独立邮箱收取简历等。
有几个细节需要特别注意。一是最好在学校招募一到两名校园大使协助完成上述工作,他们能让张贴海报宣传的工作内容更落地,;二是宣传要有一定的提前量,同时考虑到海报可能被覆盖、撕毁等情况,要做第二轮、第三轮重复张贴的安排。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校园招聘
校园招聘具体流程是什么
校招的流程一般分为5部分组成。
1、简历投递:针对意向同学进行现场沟通,接受投递简历。2、简历刷选:根据公司招聘要求,对投递的简历进行初步刷选。
3、笔试:对简历进行筛选OK的同学进行笔试。笔试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由人力资源出的公共内容,主要测试同学的公共知识、行为倾向、个性、对待事务的判断等;另一部分是由用人部门出的专业内容,主要是测试同学们在校期间的专业理论水平及对前延学科趋式的分析与判断力。
4、小组讨论:约1个小时,分为两部分:前20分钟可以讨论公共内容,主要由人力资源部对同学进行沟通、分析、总结等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后40分钟可以讨论专业型的问题,负责现场负责招聘的人员,不需要进行太多的讨论,只是偶尔进行一下必要的提示,引导同学们向公司需要的方向进行。
5、面试:以用人部门为主,进行专业知识的面试,人力资源部负责对公共内容进行面试。
校园招聘是什么意思?
校园招聘是一种特殊的外部招聘途径。狭义是指招聘组织(企业等)直接从学校招聘各类各层次应届毕业生。广义是指招聘组织(企业等)通过各种方式招聘各类各层次应届毕业生。
高校作为一个巨大的人才储备库,可谓“人才济济,藏龙卧虎”。学生们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具备了系统的专业理论功底,尽管还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其仍然具有很多就业优势,比如,富有热情;学习能力强;善于接受新事物;头脑中的条条框框少;对未来抱有憧憬;而且都是年轻人,没有家庭拖累;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是“白纸”一样的“职场新鲜人”,可塑性极强,更容易接受公司的管理理念和文化。
校园招聘形式:
专场招聘
在每年校园招聘的高峰时节,当地政府以及各高校都会组织一些大型的专场招聘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在指定的时间和场馆“摆摊设点”,为前来投递简历的学生提供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并及时进行选拔测试。这种方式一般适合于招聘对象明确,招聘人数不多的中小型企业。比起大张旗鼓搞巡回校园宣讲来说,可大幅节省招聘成本和时间,但因到场求职的学生来自于众多高校的众多专业,其学校及专业的针对性不强,而且由于地域限制,收集到合格简历的数量也未必尽如人意,所以对于具有大量招聘需求的企业来说,最终的招聘效果可能不会十分理想。
校园宣讲
校园宣讲会是企业在校园招聘伊始针对目标高校组织的专门的讲座,通过企业高层、人力资源负责人以及在本公司工作的该校校友的现身说法来传达公司基本概况,介绍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发布职位空缺、招聘条件和招聘流程等,通过情绪的感召与互动引导学生全面地了解企业。在宣讲会前一般会通过在学校网站发布消息、在校园张贴海报等形式宣传企业形象及其产品,达到一定的营销目的。有些实力雄厚的企业甚至选择全国巡回宣讲,整个校园招聘历时数月,足迹遍布全国主要城市。这种校园招聘成本固然不菲,但因为学校和专业都定位准确,所以招聘效果是最理想的,而且在整个巡回宣讲过程中对企业形象的宣传力度也比较可观。
实习招募
实习生计划作为校园招聘的一个前奏,一般在应届毕业生生正式求职以前,特别是毕业前的那个暑假中,为经过初步挑选的大学生提供一些实习岗位,那些表现优秀的实习生,将会作为下一步正式录用的备选人才。实习生计划至少有三个好处,首先是可以避开校园招聘的人才争夺高峰,将一些优秀毕业生提前纳入人才储备库,在人才争夺战中抢占先机。其次,通过实习,企业能够提前了解应届毕业生的个性特点、人品、价值观及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表现,有利于作出准确的录用决定;对于学生来说,也能通过实习充分了解企业,亲身体会自己是否喜欢这个行业,对今后的择业方向做出更客观理智的规划。第三,通过一段时间的实习,这些实习生已经对企业和工作有了较多了解,一旦被正式录用,将来上班后也能够很快上手。
应该说实习生计划对于企业和毕业生来说是双赢的。国内外很多企业都在实行。包括IBM的蓝色之路实习生计划,广东移动的“领先100”暑期实习生项目等。
管理培训
高校中蕴藏着一大批极具领袖潜质的学生,从顶级的高校寻找精英人才,通过严格的选拔、系统的培训课程设计和定向的实践培养,定期安排在校学生实习和培训,最终从中挑选出优秀者进入公司的“管理培训生”制度在国外非常流行。
世界500强企业,如中铁建电气化局、GE、汇丰、联合利华等都把“管理培训生”制度作为培养未来管理人才的战略措施来实施。南富士产业株式会社推出的全球化管理培训项目(GMC)就是以发现和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外企中高级管理人才为目的,以突破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遇到的“人才本土化”瓶颈。招募拥有“良好基本素质,能够发挥主动性学习、改变、成长”的学生参加免费培训。GMC管理培训生将有机会获得公司会员集团提供的中高层管理者职位。再如,拜耳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签署高级人才储备计划协议,赞助两名MBA学生完成北大和法国高等经济商业学院双学位课程,并为两名学生度身定制详尽的国内外培训计划,提前对拜耳集团及其业务运作有所了解,为将来在集团中的长期发展打好基础。
发展俱乐部
一些公司为了和高校常年保持联系,在校园里面建立了俱乐部,不定期地组织一些活动。活动中,公司的中高层人员以及校友在学校组织专题讲座,通过俱乐部内部组织的郊游和聚餐等活动促进与学生的相互交流。帮助低年级的同学更好地了解企业,在校园内树立雇主品牌,为今后的校园招聘作好准备。比如德勤公司推出了面向北京名校会计、财务管理和法律专业的“德勤俱乐部”,宝洁公司在各个知名高校建立的“宝洁学生职业发展俱乐部”等。
拓展夏令营
有的企业由于地域限制等原因不大适合于大量的学生到企业实习,但又希望吸引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夏令营或参观计划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通过组织目标院校及特定专业的大学生到企业所在城市参观旅游,并进入企业与员工座谈等活动,展示企业品牌,传递企业文化。有些企业还要求学生在回校后撰写报告,帮助其在学校进行宣传,推动今后校园招聘活动的开展。在这方面做得好的企业包括三星中国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以及塔里木石油公司等。
选秀竞赛
“选秀大赛”作为近年来悄然兴起的一种校园招聘形式,发展趋势却是势不可挡。企业通过组织一些职业技能或者商业大赛,模拟实际商业项目的运作,吸引大批学生报名参与,让最优秀的人才在竞赛中脱颖而出。获胜者除了能够获得丰厚的奖品,更有机会赢得去企业实习或正式录用的机会。这类校园竞赛活动包括微软公司的“推荐就业之星大赛”、百度公司的“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Google的“中国编程挑战赛”,飞利浦公司推出的“短信创意大赛”等,其中最为著名的算是欧莱雅同时推出的“在线商业策略竞赛”、“校园市场策划大赛”和“工业大赛”三大赛事。
除了以上列举的校园招聘形式外,很多企业还在高校中设立了企业奖学金,更有一些企业和高校密切合作,开展了在学校“定制”人才的提前培养计划,学校会根据企业所需开设专业对口的课程,企业相关专业人员会到学校授课,学生也会有一定的时间到企业进行现场实习。海信集团、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在这方面已经具有了较为成熟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