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世说新语 PPT

太多了,使用百度文档搜索可以搜出一大堆呢

世说新语:;bs=filetype%3Appt+%CA%C0%CB%B5%D0%C2%D3%EFsr=z=cl=3f=8wd=filetype%3Appt+%CA%C0%CB%B5%D0%C2%D3%EFct=0

皇帝的新装:

;bs=filetype%3Appt+%CA%C0%CB%B5%D0%C2%D3%EFsr=z=cl=3f=8wd=filetype%3Appt+%BB%CA%B5%DB%B5%C4%D0%C2%D7%B0ct=0

世说新语绝妙好辞的成语故事ppt图片

绝妙好辞的故事:

【成语】: 绝妙好辞

【拼音】: jué miào hǎo cí

【解释】: 辞:同“词”,文辞。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捷悟》。

东汉时,浙江上虞地区有一个14岁的少女,名叫曹娥。因为她的父亲在江里淹死,曹娥投江寻觅父亲的尸体,最后也被淹死了。这件事很快传扬开来,并被加上迷信的色彩。曹娥也因此成为封建社会“孝女”的典型。当时的“上虞长”度尚为曹娥立了纪念碑。这个碑就是后世所传的名碑——《曹娥碑》。

据说碑文是邯郸淳所作,当时,邯郸淳年仅13岁。他当着众人之面,略加思索就将碑文一挥而就,写得相当出色。著名文学家蔡邕路过上虞时,曾特地去看这个碑,可是他到达时已是傍晚时分。在苍茫的暮色中,蔡邕用手抚摸着读完碑文,然后在碑的背面题了八个大字:“黄绢幼妇外孙臼”。当时谁也不明白这八个字是什么意思。

据《世说新语》载,蔡邕题字后的一天,曹操和他的“主簿”(类似现在的秘书)杨脩路过上虞,便一同去看《曹娥碑》。曹操指着蔡邕的题字,问杨脩:“这八个字的意思你知道吗?”杨脩回答:“知道。”曹操说:“你先不要讲出来,让我想一想。”走了30里路,曹操才明白过来,说:“我也想出来了。咱们各自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吧。”杨脩于是写道:“黄绢,色丝也,这是一个‘绝’字;幼妇,少女也,这是一个‘妙’字;外孙,女之子也,这是个‘好’字;臼,受辛也,这是一个‘辞’(‘轿’同‘辞’)字。这八个字的意思是‘绝妙好辞’!”曹操一看,跟自己写的完全一样,便十分感慨地对杨脩说:“我的才能不及你!”

后来,人们便以“黄绢幼妇”或“绝妙好辞’作为文才高、诗词佳的赞语。

世说新语中的谢安不计前嫌的ppt

PPT那么好作么?

【原文】

谢公领[1]中书监,王东亭[2]有事应同上省。王后至,坐促,王、谢虽不通[3],太傅犹敛膝容之。王神意闲畅,谢公倾目。还谓刘夫人曰:"向见阿瓜[4],故自未易有。虽不相关,正是使人不能已已。"

【注释】

[1]谢公:即谢安。领:兼任。

[2]王东亭:即王珣。

[3]通:通好。

[4]阿瓜:或为王珣的小名。

【译文】

谢安兼任中书监的时候,东亭侯王珣有公事,需要同他一起坐车上中书省。王珣来晚了,由于座位挤,王、谢两家虽然不来往了,太傅谢安还是收紧腿留出地方给王珣坐。王珣神态闲适自在,使得谢安对他倾心注目。后来谢安回到家里对妻子刘夫人说:"刚才看见阿瓜,确是个不易得的人物。虽然和他不相关了,还是使人心情不能平静下来。"

【评析】

王珣兄弟本来都是谢家的女婿,后来因为互相猜忌导致离婚,以致两家都互相仇视,所以王珣和谢安虽然同坐一车,却形同陌生人。不过谢安为人豁达,并不因此记恨在心,而能谦让容纳王珣,并且诚心赞叹王珣是难得的人才,可以看出谢安为人能不记私仇,能以他宽大的胸怀去包容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