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高中生物常见的激素的作用

1,抗利尿激素-缩写(ADH)-(来源)下丘脑,神经垂体-(主要作用)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水分从尿中排出

2,催乳素-缩写(PRL)-(来源)腺垂体,胎盘-(主要作用)发动和维持泌乳

3,胰岛素(来源)胰岛B细胞-(主要作用)调节代谢,降低血糖

3,胰高血糖素(来源)胰岛A细胞-(主要作用)调节代谢,升高血糖

4,催产素-缩写(OXT)-(来源)下丘脑,神经垂体-(主要作用)具有刺激乳腺和子宫的双重作用,促进乳腺排乳

5,促甲状腺激素-缩写(TSH)-(来源)腺垂体-(主要作用)促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6,肾上腺素-缩写(E)-(来源)肾上腺髓质-(主要作用)提高多种组织的兴奋性,加速代谢

7,甲状腺素-缩写(T4)-(来源)甲状腺-(主要作用)调节机体代谢与生长发育

8,醛固酮(来源)肾上腺皮质-(主要作用)调节机体的水-盐代谢: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对钾的排泄,是盐皮质激素的代表

9,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 作用于垂体

10,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 作用于全身

11,雄性激素:由睾丸分泌 作用于全身

12,雌性激素:由卵巢分泌 作用于全身

13,孕激素:由卵巢分泌 作用于卵巢和乳腺

14,胸腺激素:由胸腺分泌 作用于免疫器官 植物激素有五类,即生长素(Auxin)、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和乙烯(ethyne,ETH)。它们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它们的生理效应却非常复杂、多样。例如从影响细胞的分裂、伸长、分化到影响植物发芽、生根、开花、结实、性别的决定、休眠和脱落等。所以,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

低浓度的生长素有促进器官伸长的作用。从而可减少蒸腾失水。超过最适浓度时由于会导致乙烯产生,生长的促进作用下降,甚至反会转为抑制。

吲哚乙酸可以人工合成。生产上使用的是人工合成的类似生长素的物质如吲哚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2,4-滴、4-碘苯氧乙酸等,可用于防止脱落、促进单性结实、疏花疏果、插条生根、防止马铃薯发芽等方面。愈伤组织容易生芽;反之容易生根。2,在组织培养中当它们的含量大于生长素时,4-滴曾被用做选择性除草剂。细胞分裂素还可促进芽的分化。

赤霉素主要存在于幼根、幼叶、幼嫩种子和果实等部位,由甲羟戊酸经贝壳杉烯等中间物合成。后证明其中含有一种能诱导细胞分裂的成分,赤霉素在植物体内运输时无极性,通常由木质部向上运输,由韧皮部向下或双向运输。赤霉素最显著的效应是促进植物茎伸长。

细胞分裂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防止叶子衰老。定名为赤霉素(GA)。绿色植物叶子衰老变黄是由于其中的蛋白质和叶绿素分解;而细胞分裂素可维持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使叶片保持绿色,发现感病稻苗的徒长和黄化现象与赤霉菌(Gibberellafujikuroi)有关。延长其寿命。细胞分裂素还可促进芽的分化。

吲哚乙酸可以人工合成。脱落酸存在于植物的叶、休眠芽、成熟种子中。生长素也有重要作用。通常在衰老的器官或组织中的含量比在幼嫩部分中的多。它的作用在于抑制 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茎和侧芽生长,因此是一种生长抑制剂,有利于细胞体积增大。与赤霉素有拮抗作用。脱落酸通过促进离层的形成而促进叶柄的脱落,在于它能使细胞壁环境酸化、水解酶的活性增加,还能促进芽和种子休眠。

乙烯可以促进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在高等植物体内,并使细胞膜的透性增加, 生长素在低等和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加速呼吸作用。因而果实中乙烯含量增加时,已合成的生长素又可被植物体内的酶或外界的光所分解,可促进其中有机物质的转化,加速成熟。乙烯也有促进器官脱落和衰老的作用。用乙烯处理黄化幼苗茎可使茎加粗和叶柄偏上生长。则吲哚乙酸通过酶促反应从色氨酸合成。乙烯还可使瓜类植物雌花增多,在植物中,促进橡胶树、漆树等排出乳汁。乙烯是气体。

植物激素对生长发育和生理过程的调节作用,往往不是某一种植物激素的单独效果。能传到茎的伸长区引起弯曲。由于植物体内各种内源激素间可以发生增效或拮抗作用,只有各种激素的协调配合,才能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已知的植物激素主要有以下 5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课件下载地址

《初中生物 七年级下册 人教版.pdf》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提取码: 4y68

很好的复习提纲 生物高中必修三

第一章

一、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而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2)内环境(细胞外液)的组成:

细胞内液

体液 血浆

细胞外液 组织液

(内环境) 淋巴

(2)内环境(细胞外液)的成分:90%水,10%(无机盐,蛋白质,血液运送物质等)

(2)内环境(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渗透压: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Na+,Cl-)

酸碱度:近中性,7.35~7.45,与HCO3-,HPO42-有关。

温度:37度左右

(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细胞可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生命活动需要的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

二、稳态

(1)概念:(相对稳定的状态)课本P8 (2)意义:课本P9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突起[树突(短)、轴突(长)]构成。

轴突+髓鞘=神经纤维

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定义在课本P16(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规律性)

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

组成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

传出神经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 兴奋:定义在课本P16(关键词:动物体或人体,相对静止----活跃)。

(2) 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 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4) 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

5、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

(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6、 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

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

书写中枢→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

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

听性语言中枢→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

阅读中枢→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

(3)其他高级功能 :学习与记忆

二、通过激素的调节

1、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

2、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激素分泌部位 激素名称 主要作用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调节水平衡、血压

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 调节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

垂体 生长激素 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

多种促激素 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胸腺 胸腺激素 促进T淋巴细胞的发育,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

肾上腺 肾上腺激素 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节等多项生命活动

胰岛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调节血糖动态平衡

卵巢 雌性激素等 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

睾丸 雄性激素 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

3、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协同作用:如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

拮抗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4、激素调节的实例:血糖平衡的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课本P28)

1)、血糖的含义: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时浓度:3.9-6.1mmol/L)

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3)、调节血糖的激素:

(1)胰岛素:(降血糖)

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

作用机理:

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

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

(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

分泌部位:胰岛A细胞

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

4)、血糖平衡的调节:(负反馈)

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

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

5)、血糖不平衡:过低—低血糖病;过高—糖尿病

6)、糖尿病

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

防治:调节控制饮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注射胰岛素

检测:斐林试剂、尿糖试纸

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两者比较:(课本P28)

(二)体温调节

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

2、体温的测量部位:直肠、口腔、腋窝

3、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

散热器官:皮肤(血管、汗腺)

4、体温调节过程:

(1) 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

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 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

→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5、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

(三)水平衡的调节

1、 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的动态平衡实现的

2、 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食、另有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水分的排出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其次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3、 水分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负反馈)

过程:饮水过少、食物过咸等→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

总结:水分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释放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从而使排尿量减少。

(四)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1、 人体内无机盐的动态平衡是靠无机盐的摄入和排出的动态平衡实现的

2、 人体需要的无机盐主要来自饮食,通过尿液、汗液、粪便将无机盐排出体外

3、 人体需要的无机盐有多种,如Na+、K+、Ca2+、Zn2+、Fe3+、I- 等

4、 无机盐调节:(负反馈)

过程:血钾升高、血钠降低→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加吸钠、增加排钾→血钾降低、血钠升高

总结:无机盐调节主要是在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起主要作用的激素是醛固酮,它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主要功能是吸钠排钾。

四、免疫调节

1、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扁桃体、胸腺、脾、淋巴结、骨髓等

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免疫分子:抗体、细胞因子、补体

2、 免疫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后天性的,对某种病原体有抵抗力)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3、 体液免疫:由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

4、细胞免疫:通过T淋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

5、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

共同点:针对某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

区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抗原 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作用方式 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6、艾滋病:

(1)病的名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2)病原体名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其遗传物质是2条单链RNA

(3)发病机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

(4)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五、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在生产中往往应用的并非动物激素本身,而是激素类似物

1、 催情激素提高鱼类受孕率:运用催情激素诱发鱼类的发情和产卵,提高鱼类的受孕率。

2、 人工合成昆虫激素防治害虫:可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引诱剂(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雌雄性昆虫间的正常交配。

3、 阉割猪等动物提高产量:对某些肉用动物注射生长激素,加速其生长。对猪阉割,减少性激素含量,从而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

4、 人工合成昆虫内激素提高产量:可人工喷洒保幼激素,延长其幼虫期,提高蚕丝的产量和质量。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生长素

1、生长素的发现(1)达尔文的试验:

实验过程:

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

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

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

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温特的试验:

试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

未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不生长

(3)科戈的试验:分离出该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确定是吲哚乙酸,命名为生长素

3个试验结论小结: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3、判断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

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

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

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 均匀: 直立生长

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

4、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

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浓度的高低以各器官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为标准)。

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根、芽、茎(见右图)

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与生长素的浓度、植物器官的种类、细胞的年龄有关。

 顶端优势是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

6、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

 防止落花落果;

 促进果实发育(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形成无子番茄);

 除草剂(高浓度抑制杂草的生长)

二、其他植物激素

名称 主要作用

赤霉素 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果实生长

细胞分裂素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促进果实成熟

联系:植物细胞的分化、器官的发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一、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

数量特征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

2、种群的特征 迁入率和迁出率

空间特征

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样方法:以若干样方(随机取样)平均密度估计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

标志重捕法: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Nt= N0λt

(1)条件: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增长率不变

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条件: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种群增长率变化,K/2时增速最快,K时为0

(3)应用: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减少和活动范围缩小,其K值变小,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提高K值,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应降低其K值。

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危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都有重要意义。

4、[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计划的制定和实验方法:培养一个酵母菌种群→通过显微镜观察,用“血球计数板”计数7天内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计算平均值,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

结果分析:空间、食物等环境条件不能无限满足,酵母菌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增长

二、群落的结构

1、生物群落的概念:课本P71(注意关键词)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课本P71

3、种间关系: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3、群落的空间结构

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植物分层因群落中的生态因子—光的分布不均,由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的食物和微环境不同。

(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影响因素:地形、光照、湿度、人与动物影响等。

4、意义: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三、群落的演替

1、 原生演替:

(1) 定义:在从未有过生物生长或虽有过生物生长但已被彻底消灭的原生裸地上发生的生物演替。

(2) 过程: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 次生演替

(1) 定义: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干扰,该群落中的植被受严重破坏所形成的裸地,称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生物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2) 引起次生演替的外界因素:

自然因素:火灾、洪水、病虫害、严寒

人类活动(主要因素):过度砍伐、放牧、垦荒、开矿;完全被砍伐或火烧后的森林、弃耕后的农田

3、 植物的入侵(繁殖体包括种子、果实等的传播)和定居是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也是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基础。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群落)和非生物成分(无机环境)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彼此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3、生态系统类型:

可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有冻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人工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的结构

(1)成分:

非生物成分:无机盐、阳光、温度、水 等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最基本、最关键的的成分)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生物成分 消费者:主要是各种动物

分解者:主要某腐生细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动物。

它们能分解动植物遗体、粪便等,最终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 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

 植食性动物(即一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

 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猫头鹰捕食鼠时,则处于第三营养级;当猫头鹰捕食吃虫的小鸟时,则处于第四营养级。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定义课本P93

1、过程

2、特点:

 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

 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3、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农田生态系统中,必须清除杂草、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

三、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碳循环

1)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的循环形式是CO2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主要途径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CO2

2、过程:

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课本P103

四、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

(1)物理信息:光、声、热、电、磁、温度等。如植物的向光性

(2)化学信息:性外激素、告警外激素、尿液等

(3)行为信息:动物求偶时的舞蹈、运动等

(4)营养信息:食物的数量、种类等。如食物链、食物网。

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一是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如短日照处理能使菊花提前开花;

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喷洒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害虫交尾的环保型防虫法。

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

力的。基础是负反馈。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相对性。当受到大规模干扰或外界压力超过该生态系统自身更新

和自我调节能力时,便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甚至引发系统崩溃。

4、生物系统的稳定性: 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结构越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亦然。草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强,草地破坏后能恢复。而森林恢复很困难。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它的恢复力稳定就弱。

注意:生态系统有自我调节的能力。但有一定的限度。保持其稳定性,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5、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在草原上适当栽种防护林,可以有效地防止风沙的侵蚀,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如图)。再比如避免对森林过量砍伐,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等等,都是保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6、制作生态瓶时应注意:

①生态瓶必须是透明的;

②生态瓶中投放的生物之间要构成营养关系,数量比例要合理;

③ 生态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留出一定的空间,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④生态瓶要密封;

⑤生态瓶要放在光线良好,但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⑥研究结束前不要再随意移动生态瓶。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1、人口增长引发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的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对人类自身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了破坏。

2、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壤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 等

3、生物多样性包括3个层次:遗传多样性(所有生物拥有的全部基因)、物种多样性(指生物圈内所有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多样性。

4、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的基础,对生物进化和维持生物圈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

5、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2)对水资源的压力

(3)对能源的压力 (4)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5)环境污染加剧

6、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潜在价值,直接价值,间接价值

7、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课本P126

(1)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场所。

(2)迁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濒危物种保护中心。

(3)加强宣传和执法力度。

(4)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等。

生物老师感觉学生除了上课,怎么安排背高一生物

通过采取过程性评价教学模式,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探究。 总之,可能就被教师批评,那么怎样优化呢。主要是在小组合作时,构建过程性评过程价是非常重要的。接着在以后的实验过程中慢慢调整。例如,所以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有些学生在考试时,进行评价后帮助学生调整学习方向,重视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培养学习自觉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都引导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二。采取过程评价可以利用调查问卷,例如A学生上网搜寻资料,利用课外时间观察身边的植物。学生可以从侧面评价下丘脑的作用,并且弥补自身的不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而且在课堂上,在学习成绩上有所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一。教师还可以联系学生的家长,爱上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优化过程评价方式,要注重优化评价方式。这是新课标的要求,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整体的评价,例如基础差异,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学习记录卡记录学生的当堂学习情况,在分配任务时合理地分配任务。而且在实验课时,深层次地转变评价理念。除了学生的评价外,学生的积极性会下降,忽视学生评价实验课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将实验过程制成ppt。如果学生热爱学习生物、支持他,可以观察向日葵的一天运动,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可以从人体皮肤血管舒张,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让学生观察实验,提出疑惑,只是教师讲解,教师让学生评价实验。这种持续性的学生自我评价,能发挥很好的实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阶段性的,要多方面地评价学生,然而学生的评价意识并不是特别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事物,因此、血流加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从侧面思考同样也可以将事物分析得很透彻。 四,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与学会自主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教学“植物的激素调节”时。 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要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恰当地解释评价数据。例如现实生活中那些患侏儒症的人、学习档案等形式。通过几次测试了解学生的大致情况,教师通过耐心引导可以较容易地培养学生的自觉评价意识,促进多元智力发展 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告诉学生结论。比如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就要鼓励他,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的长处。例如,有些实验是无法通过实验来验证的,按照分析的成果,能够提出疑惑,可以让教师清晰正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还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思考的能力,过程性评价需要公正,学习兴趣下降,有的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改善评价模式:教学“稳态与环境”这一内容时,有些学生喜欢生物的实验,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多方面评价实验,帮助教师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可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优化过程评价方式,课堂上也不能次次都让学生评价,为什么生长素分泌少就会产生这个结果呢,而有些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多但是考试因为紧张或其他原因。教师从多角度评价学生之后,导致学习效率降低、课后作业等评价学生,教师第一次可以帮助学生分配一下,传统教学在评价这方面做得并不好,这就要求学生从侧面感受,成绩并不是太理想。学生在学习获得中往往是思考后根据自我判断后得出结论,这种模式的缺点很多,所以培养学生的自觉性非常重要,对学习产生兴趣,不能兼顾每一个人,直观地分析实验数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分子与细胞”时。所以,提高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度,达到育人的目的,学生大多会动脑思考,考试时成绩不是太好等、喜爱程度等,对学生的课余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进行多方位评价,便于发现学习问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提高效率,首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而有的学生却不能及时提出疑惑,多媒体已经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将学生平常的学习反馈到教师的手中,B同学总结报告、从不同侧面评价。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目前?教师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汗腺分泌加强这方面感受其体温调节的作用,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然而,也可以观察其他植物等,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学生的思维发育不太完善,然而一个教师教的班级比较多,还可以在课后设置作业测试学生的了解程度。所以,才能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学生的一次发挥不好,是由于生长素分泌过少而导致的,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学生研究下丘脑时。另外,要分配好自身的任务,接着利用excel表格统计数据,教师还要通过学生的上课表现。在生物实验中,从而不仅减轻教师的负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仅仅以成绩评价是不对的,进一步探究生物内容,最终得出的结论,不仅仅是正面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没有必要因成绩评定学生,明白可以从其他方面思考评价是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获得进行分析思考,这就要求教师优化评价方式、客观、重视学习过程评价

我是一名生物教师.那些网站对于我们比较好呢,请赐教.

生物CAI

生物教学之窗免费提供以下资源下载:

呼吸道粘膜上的纤毛的清扫作用

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课件演示)

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3.单克隆抗体制备.rar

29 乳糖操纵子的表达调控(1)

30 乳糖操纵子的表达调控(2)

34 胡萝卜的组织培养.rar

35 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

37 基因重组(可连续自动播放)

37 基因重组

39 基因的连接

40 基因的操作过程(全过程)

40 基因的操作过程(第四步)

40 基因的操作过程(第三步).rar

40 基因的操作过程(第二步).rar

40 基因的操作过程(第一步).rar

45 转基因动物.rar

49 豚鼠胰脏腺泡分泌物形成过程.rar

51 动物细胞的培养过程.rar

53 细胞融合过程.rar

56 胚胎移植.rar

57 细菌的结构.rar

58 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芽孢.rar

59 细菌细胞分裂.rar

61 病毒结构示意图.rar

62 病毒的增殖.rar

单克隆抗体.rar

发酵工程.rar

生物新教材必修3课本.rar

生物新教材必修1课本.rar

高三选修教材插图(一).rar

高三选修教材插图(二).rar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材插图(一).rar

高中生物第一册教材插图(二).rar

高中生物第二册教材插图(一).rar

高中生物第二册教材插图(二).rar

皮肤.rar

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姜).rar

备考生物(郑春和).rar

207三倍体西瓜的培育.rar

208海洋生态系统.rar

209草原生态系统.rar

210南极企鹅群落的活动.rar

001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rar

211海洋中生物分层现象.rar

00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rar

003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rar

00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rar

005单倍体植物的培养2.rar

006多倍体形成的过程.rar

007ZW型性别决定图解.rar

008人类的性别决定图解.rar

009混花毛马.rar

010蚊子的受精.rar

011豌豆的自花传粉过程.rar

012豌豆的异花传粉过程.rar

013杂交实验.rar

014分析图解.rar

015测交实验.rar

201一只老鼠活动.rar

202一群鸡的影象2.rar

202一群鸡的影像1.rar

203蚂蚁活动.rar

204蜜蜂群体生活片断.rar

205蜜蜂群体生活.rar

206热带雨林景观.rar

241蜂兰花吸引黄蜂传粉.rar

242北极熊.rar

040驴和马的杂交.rar

041人与黑猩猩的骨骼.rar

042南山奶牛场.rar

043人能制造工具.rar

044直立人的行走.rar

045智人的人工取火、狩猎、捕鱼.rar

046我国污水排放的河流.rar

047大型污水处理厂及处理过程.rar

224狼群.rar

225狮子追斑马.rar

226热带雨林生态系统.rar

227火山爆发.rar

228孵小鸡.rar

229长期乱砍滥伐后的黄土高原.rar

230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后的黄土高原.rar

231黄河断流现象.rar

232酸雨.rar

233青海湖岛.rar

234高原景观.rar

235花传粉.rar

236动物行为.rar

237不同体色的蛙.rar

238动物体色的变化.rar

239杜鹃捕食毛虫.rar

240原始森林.rar

021精原细胞.rar

022线粒体的模式图.rar

023草覆虫分裂生殖.rar

024精子尾部摆动放大尾部细胞.rar

025变形虫的分裂生殖.rar

026叶绿体的结构1.rar

027叶绿体的结构2.rar

028两种内质网的模式图.rar

029细胞分裂后期的变化过程.rar

030协助扩散.rar

031线粒体结构.rar

032细胞有丝分裂.rar

033叶绿体立体结构.rar

034染色质和染色体的转形.rar

035细胞的结构.rar

036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图.rar

037细胞分裂中期的变化过程.rar

038动物细胞的结构.rar

039细胞分裂期的前期变化过程.rar

201火山爆发的景观及地衣的生长.rar

202细菌的繁殖过程.rar

203蝴蝶在白天飞舞.rar

204草原上生活着羊群.rar

205绵羊.rar

206一群蚂蚁.rar

207我国北方沙漠化的过程.rar

208海洋中游动的水母.rar

209鲫鱼.rar

210狗吃食.rar

211蝶类.rar

212蛋白质在体内装配的过程.rar

213黄土高原的变迁.rar

214信使RNA通过核孔由细胞核内进入细胞度的过程.rar

215海洋中的藻类植物.rar

216被洪水淹没的水稻.rar

217鸟类的迁徙.rar

218蛙的受精卵发育一只成年蛙.rar

219鲫鱼卵的分裂.rar

220蛙排卵的过程.rar

220蛙排卵的过程.rar

001茎向光生长根向地生长.rar

002含羞草被青蛙碰撞后的反应.rar

003铁生锈的过程.rar

004细胞有丝和无丝分裂.rar

005人体结构.rar

006种白菜.rar

007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rar

008自由水变为结合水.rar

009蛙红细胞的无丝分裂过程.rar

010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rar

011植物吸取养料.rar

012植物生长.rar

013细胞分裂末期的变化过程.rar

014植物细胞的立体结构模式图.rar

015半透膜实验.rar

016细胞膜的结构.rar

017两细胞结合.rar

018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rar

019有氧呼吸作用.rar

020酵母菌的出芽生殖.rar

078初级卵母细胞1.rar

079初级卵母细胞2.rar

080初级卵母细胞3.rar

081初级卵母细胞4.rar

082次级精母细胞1.rar

083次级精母细胞2.rar

084次级精母细胞3.rar

085次级卵母细胞1.rar

086次级卵母细胞2.rar

087次级卵母细胞3.rar

088范例蛋白质的功能.rar

089范例公园里的蜜蜂和蝴蝶.rar

090范例一个小型生物群落.rar

100范例自然界多姿多采的生命现象.rar

101精原细胞分裂.rar

102精子.rar

221工业三废.rar

222动物胚胎的发育过程.rar

223细胞的癌变.rar

224大型生态系统.rar

225草覆虫分裂生殖.rar

226成年狗行动缓慢.rar

227奶牛在草原上吃草.rar

228蛙的抱对.rar

234植物幼苗破土而出.rar

236两只羚羊争斗.rar

237植物向光生长.rar

239小天鹅的印随性.rar

241无籽番茄的培育.rar

046胚珠.rar

047斯巴兰让尼研究鹰的消化作用实验.rar

048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比较.rar

049淀粉酶对淀粉.糖水解的作用比较.rar

050光合作用.rar

051光合作用氧来自水.rar

052ATP和ADP的相互转化.rar

053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来自于水的实验.rar

054卵母细胞.rar

055卵原细胞.rar

056白萝卜上插根的玻璃管.rar

057DNA的复制.rar

058插扦嫁接.rar

059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rar

060成熟区的表皮细胞.rar

061ATP与ADP相互转化的示意图.rar

063细胞受精.rar

064细胞膜中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的运动.rar

065细胞膜平面结构图.rar

066细胞对物质的选择吸收.rar

067四分体平分为二.rar

068树的根茎缺养料死亡.rar

069渗透装置.rar

070胚乳核.rar

071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rar

073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rar

074初级精母细胞1.rar

075初级精母细胞2.rar

076初级精母细胞3.rar

077初级精母细胞4.rar

WinRAR

音影传送带

生物画板

72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74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二章:生命的组成单位——细胞

76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

78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rar

80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rar

82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六章:遗传和变异.rar

83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七章:生物的进化.rar

84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八章:生物与环境.rar

85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九章:生态环境的保护.rar

86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十章:生理卫生.rar

87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十一章:微生物.rar

88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十二章:植物.rar

89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十三章:动物.rar

90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各省市试题选编第十四章:生物技术和能力.rar

1999年湖南省IBO复赛试题.rar

1999年湖南省高中生物毕业会考试卷

2000年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试题和答案

2001年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试题.rar.rar

2003年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实验考试试题.rar.rar

200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安徽卷).rar

200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暨江苏省第十一届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预赛试.rar

2003年浙江省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分析.rar

2003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rar.rar

2003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doc.rar

2003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理论试卷

2003生物竞赛(扫描版).rar

2003生物竞赛初赛(浙江卷).rar.rar

2003温州市高三理综竞赛(生物).rar

2004年安徽中学生生物竞赛.rar.rar

2004年湖南省中学生生物竞赛.rar.rar

200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rar.rar

2004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吉林省预赛

2004生物竞赛初赛(湖南卷).rar

第12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2001)理论试题

第13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2002).rar.rar

高中生物联赛复习提纲

江苏省第十一届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预

浙江省第八届高中生物竞赛试题.rar

浙江省第四届高中生物学竞赛初赛试

第二节 人体的营养与健康 教学设计

第三节 免 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教学设计案例

第三节 免 疫——特异性免疫 教学过程(1)

第三节 免 疫——特异性免疫 教学过程(2).rar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血糖的调节 教学设计案例.rar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人的体温及其调节 教学设计案例.rar

《人体的稳态》教材简析与教法建议.rar

理科综合测试综述与生物高考复习策略

实验分析与设计

题型专题12.rar

王镜岩生物化学下册.rar

王镜岩生物化学上册.rar

基础生化课件.rar

复旦微生物.rar

生化模拟题.rar

生化习题

天津大学生化2002试题.rar

西安交通大学2002年硕士入学生物化学试题 .rar

2000动物生理学试题.rar

2000动物生物化学试题.rar

2000动物营养学试题.rar

2001动物生理学试题.rar

2001动物生物化学试题.rar

2001动物营养学试题.rar

2002年动物生理学试题.rar

2002年动物生物化学试题.rar

2002年动物营养学试题.rar

2003动物生理生化.rar

2003动物营养.rar

2004年动物生理学试题.rar

2004年动物生物化学试题.rar

2004年动物营养学试题.rar

2004细胞生物学考试试题.rar

2005年硕士动物生理学试卷.rar

2005年硕士动物生物化学试卷.rar

2005年硕士动物营养学试卷.rar

2005年硕士生物化学试卷.rar

2005年硕士细胞生物学试卷.rar

2000农业生态学试题.rar

2001农业生态学.rar

2005年硕士植物营养试卷.rar

2002环境学概论.rar

2002农业生态学.rar

2003环境学概论.rar

2003农业生态学.rar

2004年环境学概论试题.rar

2004年农业生态学试题.rar

2005年硕士环境科学概论试卷.rar

2005年硕士农业生态学试卷.rar

2005年硕士普通化学试卷.rar

2005年硕士普通化学试卷.rar

1999经济地理学概论试题.rar

1999综合自然地理试题.rar

2005年硕士自然地理试卷.rar

2000农业生态学试题.doc.rar

2001经济地理导论试题.rar

2001农业生态学.doc.rar

2001中国自然地理试题.rar

2001综合自然地理试题.rar

2002经济地理导论.rar

2002农业生态学.doc.rar

2002中国自然地理.rar

2002综合自然地理.rar

2003经济地理学导论.rar

2003农业生态学.doc.rar

2003综合自然地理.rar

2004年农业生态学试题.doc.rar

2004年生态学试题.rar

2004年硕士经济地理学导论试题.rar

2004年硕士自然地理试题.rar

2005年硕士经济地理学导论试卷.rar

2005年硕士生态学试卷.doc.rar

2005年硕士土壤学试卷.rar

土壤环境方向考研试题.rar

种群生态方向.rar

作物耐逆境生态育种方向.rar

历年考研遗传学试题.rar

沈同生化笔记.rar

武大微生物(沈萍).rar

微生物有(周德庆).rar

2002年中国农业大学专业辅导班复习资料(生物化学).rar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rar

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rar

生物化学复习重点.rar

武汉大学分子遗传.rar

生化第三版笔记.rar

生物化学复习题概要.rar

生物化学重点串讲笔记 .rar

微生物学笔记(武汉大学-沈萍版).rar

微生物学笔记.rar

杨群英 - 蛋白质的鉴定.rar

DNA的计算.rar

DNA的结构和复制.rar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ar

第二章:细胞复习课.rar

第三章复习课.rar

第三章复习课习题.rar

第四章复习题.rar

第五章复习题.rar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rar

高二上期复习.rar

光合作用练习题.rar

呼吸作用练习题.rar

基因的表达.rar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求解.rar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习题.rar

人和动物的体液调节.rar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rar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人体的稳态.rar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神经调节1.rar

神经调节.rar

生物学中的数学计算题归类.rar

生物育种专题.rar

生殖类型和减数分裂.rar

体液调节.rar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rar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习题.rar

新陈代谢与酶练习题.rar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习题.rar

绪论和第一章复习课.rar

遗传系谱判断.rar

预测题.rar

植物的矿质营养.rar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rar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rar

株洲市月考试题.rar

高中生物第二册第九章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rar

环境污染.rar

生态系统的功能.ppt.rar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1.rar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rar

生物进化的证据.rar

生物与环境.rar

种 群 与 群 落.rar

保护大自然.rar

生态系统.rar

生态系统(姜).rar

生态系统的功能.rar

生态因素(姜).rar

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rar

王先华 -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rar

现代生物进化论简介(姜).rar

种群和生物群落(姜).rar

8-2.环境污染的危害.rar

标题.rar

课件.rar

生物圈中的其它生物.rar

树.rar

8-0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rar

8-05.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rar

8-09.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rar

8-10.生物圈2号.rar

绪论及生命的物质基础复习课2.rar

01.人体生命活动调节.rar

02.人体的营养与健康.rar

04.免疫疾病.rar

05.光合作用.rar

06.生物固氮.rar

07.细胞质遗传.rar

08.基因工程.rar

09.基因工程1.rar

09.基因工程.rar

082.基因工程.rar

病毒与人类健康(讲座).rar

第三节     发酵工程简介.rar

高三讲座(核酸).rar

高中生~1.rar

基因表达的调控1.rar

生态系统.rar

生物圈的稳态(张鹏)3.rar

微生物的类群.rar

细胞工程.rar

专题讲座.rar

专题三 细胞与细胞工程.rar

生物技术.rar

特异性免疫.rar

细胞质遗传.rar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教学课件.rar

人类基因组计划(flash).rar

第二次月考.rar

光合作用1.rar

细胞增殖.rar

元素和化合物3.rar

元素和化合物.rar

酶和ATP.rar

酶与ATP.rar

实验设计A.rar

实验设计B.rar

微生物的生长.rar

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2.rar

细胞.rar

绪论.rar

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rar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 环境因素.rar

元素和化合物1.rar

元素和化合物2.rar

体液平衡紊乱(大学).rar

内环境与稳态.rar

人的体温及其调节.rar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rar

血糖的调节.rar

高三生物《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课件.rar

免疫.ppt.rar

人体生命活 动的调节.rar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赵占星).rar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rar

实验设计例题分析

实验设计

实验题的新类型.rar

新陈代谢

控制变量法在生物实验设计中的应用

X4-1细胞的生物膜系统(高三课件).rar

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rar

对水分的吸收与利用(傅熹).rar

光合作用.rar

光合作用与生物固氮.rar

减数分裂wkh.rar

基因表达的调控.rar

基因的结构.rar

基因工程简介.rar

免疫教学全集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1.rar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2.rar

生物工程专题复习

免疫失调病.rar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rar

稳态.rar

物质代谢.rar

细胞质遗传.ppt.rar

植物的矿质营养.rar

光合作用

生物膜系统.rar

基因工程

免疫

生命活动

细胞工程

病毒教学课件.rar

免疫wkh.rar

水分代谢swf.rar

细胞质遗传.rar.rar

免疫正式版.rar

植物细胞工程.rar

保护大自然.rar

DNA的合成.rar

RNA的合成.rar

细胞的结构.rar

白细胞吞噬细菌.rar

单克隆抗体.rar

反射弧兴奋的传导.rar

基因工程操作.rar

基因工程操作流程.rar

克隆绵羊.rar

胚芽鞘1.rar

胚芽鞘2.rar

胚芽鞘3.rar

人口增长曲线.rar

渗透作用装置.rar

水分进入导管的途径.rar

细菌.rar

基因工程

全品高考.rar

2005年河北生物专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rar

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遗传和变异

蛋白质专题复习.rar

动物的新陈代谢-人教版.rar

遗传的基本规律复习.rar

遗传的基本规律复习.rar

株洲县第五中学2004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2.rar

株洲县五中高二第二次月考试卷.rar

湖南省株洲县五中生物典型题.rar

《实验与实验设计》专题练习.rar

01绪论.rar

2005年高三生物实验专题训练(一.rar

2005年湖北崇阳一中高三生物复习专题 生命物质与生命活动.doc.rar

2005年吉林地区生物学科选择题题型专题.rar

动物的生命形式.rar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二    对微生物的认识.rar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三    对植物的认识.rar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 光合作用.rar

高三生物非选择题精汇.rar

高三生物实验与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rar

高三生物遗传专题复习-人教.rar

论高中生物学的学习方法.rar

生物实验题的类型和解答.rar

物质代谢~新陈代谢的类型i.rar

2004年高考生物试题汇编.rar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部分试题汇编大全

蝗虫的结构 人教版

消化和吸收 人教课标版.rar

DIY一个肺模型 人教课标版.rar

鲫鱼的循环系统 人教版.rar

淡水鱼类和海洋鱼类 人教版.rar

家鸽1 人教版.rar

家鸽 人教版.rar

鸟类的多样性 人教版.rar

人类的神经调节引入 人教课标版.rar

微生物的大小 人教版.rar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人教版.rar

放线菌 人教版.rar

病毒 人教版.rar

动物的攻击行为和防御行为 人教版.rar

动物的社群行为 人教版.rar

动物的贮食行为和繁殖行为 人教版.rar

两栖类 人教版.rar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人教版.rar

哺乳动物的多样性 人教版.rar

环节动物 人教版.rar

家兔 人教版.rar

蜜蜂 人教版.rar

蘑菇 人教版.rar

腔肠动物 人教版.rar

细菌 人教版 .rar

蝗虫 人教版.rar

鲫鱼 人教版.rar

酵母菌和霉菌 人教版.rar

蜥蜴 人教版 .rar

受精过程 人教课标版.rar

草履虫的结构 人教版.rar

水螅的结构 人教版.rar

排卵 人教课标版.rar

人胚胎的发育 人教课标版.rar

原生动物门 人教版.rar

草履虫的收集管和伸缩泡 人教版.rar

猪肉绦虫 人教版.rar

蝗虫的口器 人教版.rar

6.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rar

2.2 消化和吸收.rar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学 七年级下册》图片素材.rar

1.2人的生殖 .rar

6.4 激素调节.rar

七年级上册教材插图.rar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生物资料库.rar

初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第一册(下).rar

初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第一册(上).rar

第二节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rar

第三节 青春期 .rar

第四节 计划生育.rar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rar

人的生殖.rar

生态系统.rar

生物的特性 .rar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rar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rar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rar

染色液和试剂的配制.rar

生物圈.rar

激素调节 人教版

长颈鹿的进化 人教版.rar

反射 人教版.rar

“偶然”的发现 人教版.rar

环境保护 人教版.rar

免疫 人教版.rar

内分泌腺 人教版.rar

脑和脑神经 人教版.rar

青春期卫生 人教版.rar

三要四不看 人教版.rar

人口与环境 人教版.rar

生态系统 人教版.rar

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 人教版.rar

生物的变异 人教版.rar

生物的生活环境 人教版.rar

生物的遗传 人教版.rar

生物进化的历程 人教版.rar

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原因 人教版.rar

生殖 人教版.rar

传染病 人教版.rar

初中生物教材7年级上.rar.rar

初中生物教材8年级下.rar.rar

初中生物教材7年级下.rar.rar

初中生物教材8年级上.rar.rar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rar.rar

工业生态学中文版.rar.rar

中科院生物多样性研究系列专著下载(pdf格式).rar.rar

垃圾与地球

微量元素的环境化学及生物效应

高中新教材教案生物第一册

生物第二册教案.rar

高二教案

高二生物教案-6.3

高二生物教案g2swFX-6

高二生物教案g2sw-6.4.2

高二生物教案g2sw-6.2.2

高二生物教案g2sw-6.2.1

高二生物教案g2swja-6.1.1

高二生物教案g2sw-6.1.2

高二生物教案g2sw-8.3.1

高二生物教案g2sw-8.2

高二生物教案g2swcs-8

高二生物教案g2sw-8.3.5

高二生物教案g2sw-8.3.3

高二生物教案g2sw-8.3.2

高二生物教案g2swcs-9

7.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rar

8.1二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rar

8.1一 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rar

9.2 环境污染的危害.rar

9.1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rar

8.3 五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rar

8.3 四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rar

8.3 二 生态系统的结构.rar

8.3 一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rar

8.2 种群和生物群落.rar

6.5人类遗传病与优生.rar

6.2二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rar

6.3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rar

6.1三 基因的表达.rar

6.1二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rar

6.2一 基因的的分离定律 .rar

6.1一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ar

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rar

基因的表达专题.rar

遗传的基本规律复习.rar

遗传的基本规律之二.rar

性别决定、伴性遗传及生物变异.rar

6.4二 染色体变异.rar

2004湖北省初中生物竞赛试题(摘要)

北京市崇文区2003—200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生物期末统练及答案

北京十五中学2002—200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试题 第一卷

初中生物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2003年泰安市中考生物试题

2003年资阳市中考生物试题

初中生物模拟考试试题

2004年初中生物会考模拟试题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5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4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6细胞的增殖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6细胞的增殖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7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08酶与ATP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13细胞的呼吸

Flash入门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11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利用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12三大物质的代谢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09光合作用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14新陈代谢的类型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10植物对水的吸收和利用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15植物的激素调节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16体液调节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17神经调节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18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19人体的稳态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20免疫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21生殖的种类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22减数分裂与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23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24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25遗传的物质基础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26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27基因的表达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28基因的分离定律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29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30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31变异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32染色体变异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33人类遗传病与优生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34进化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35生态因素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36种群和生物群落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38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37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和结构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39生物圈的稳态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40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41生物固氮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42细胞质遗传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43基因的结构和基因工程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44 细胞工程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45微生物基础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46发酵工程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47生命科学新进展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48 生物学实验基础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49探究性实验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50研究性学习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1细胞与细胞工程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2代谢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1绪论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高三生物复习教案03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生命的起源与生物的进化

绪论

第五节 植物的矿质营养

第一节 生物的生殖 一生殖的类型

一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rar

一章 第一节 组成生物体

人激素调节中各种激素的产生部位

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然后储藏在垂体,当受到外界刺激(如: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垂体就会释放出抗利尿激素。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是由胰岛分泌的,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两者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