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谁有北大第四版的高等代数PPT,急求
没有,不过我可以给你知识点,如果还不会再来问我
线性代数的学习切入点:线性方程组。换言之,可以把线性代数看作是在研究线性方程组这一对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学科。
线性方程组的特点:方程是未知数的一次齐次式,方程组的数目s和未知数的个数n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关于线性方程组的解,有三个问题值得讨论:
(1)、方程组是否有解,即解的存在性问题;
(2)、方程组如何求解,有多少个解;
(3)、方程组有不止一个解时,这些不同的解之间有无内在联系,即解的结构问题。
高斯消元法,最基础和最直接的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其中涉及到三种对方程的同解变换:
(1)、把某个方程的k倍加到另外一个方程上去;
(2)、交换某两个方程的位置;
(3)、用某个常数k乘以某个方程。我们把这三种变换统称为线性方程组的初等变换。
任意的线性方程组都可以通过初等变换化为阶梯形方程组。
由具体例子可看出,化为阶梯形方程组后,就可以依次解出每个未知数的值,从而求得方程组的解。
对方程组的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未知数的系数及其相对位置,所以可以把方程组的所有系数及常数项按原来的位置提取出来,形成一张表,通过研究这张表,就可以判断解的情况。我们把这样一张由若干个数按某种方式构成的表称为矩阵。
可以用矩阵的形式来表示一个线性方程组,这至少在书写和表达上都更加简洁。
系数矩阵和增广矩阵。
高斯消元法中对线性方程组的初等变换,就对应的是矩阵的初等行变换。阶梯形方程组,对应的是阶梯形矩阵。换言之,任意的线性方程组,都可以通过对其增广矩阵做初等行变换化为阶梯形矩阵,求得解。
阶梯形矩阵的特点:左下方的元素全为零,每一行的第一个不为零的元素称为该行的主元。
对不同的线性方程组的具体求解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有唯一解、无解、有无穷多解),再经过严格证明,可得到关于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别定理:首先是通过初等变换将方程组化为阶梯形,若得到的阶梯形方程组中出现0=d这一项,则方程组无解,若未出现0=d一项,则方程组有解;在方程组有解的情况下,若阶梯形的非零行数目r等于未知量数目n,方程组有唯一解,若r在利用初等变换得到阶梯型后,还可进一步得到最简形,使用最简形,最简形的特点是主元上方的元素也全为零,这对于求解未知量的值更加方便,但代价是之前需要经过更多的初等变换。在求解过程中,选择阶梯形还是最简形,取决于个人习惯。
常数项全为零的线性方程称为齐次方程组,齐次方程组必有零解。
齐次方程组的方程组个数若小于未知量个数,则方程组一定有非零解。
利用高斯消元法和解的判别定理,以及能够回答前述的基本问题(1)解的存在性问题和(2)如何求解的问题,这是以线性方程组为出发点建立起来的最基本理论。
对于n个方程n个未知数的特殊情形,我们发现可以利用系数的某种组合来表示其解,这种按特定规则表示的系数组合称为一个线性方程组(或矩阵)的行列式。行列式的特点:有n!项,每项的符号由角标排列的逆序数决定,是一个数。
通过对行列式进行研究,得到了行列式具有的一些性质(如交换某两行其值反号、有两行对应成比例其值为零、可按行展开等等),这些性质都有助于我们更方便的计算行列式。
用系数行列式可以判断n个方程的n元线性方程组的解的情况,这就是克莱姆法则。
总而言之,可把行列式看作是为了研究方程数目与未知量数目相等的特殊情形时引出的一部分内容
北大《高等代数》三版第八章定理10的证明似乎不够充分?
这个一定是同阶的
因为n阶复矩阵A的特征矩阵λE-A中,对角线上有且仅有n个λ
其初等因子的指数k_1,k_2,...,k_s之和一定为n(注意这里是复矩阵)
所以它们的若当块组成的一定是n阶矩阵
希望能够帮到你,不明白欢迎追问!
作为一个准大一,是否有必要在暑假学习高数?
身为一个混迹于大学多年的老油条,我可以以最诚恳的话告诉每一位准大一学生:如果在家可以学习高数等基础课程的话,建议一定要去学习。
高数是最基础的课程
任何大学都会有一个很残酷的真相:大学所学习的任何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是最基本的东西。无论是数学还是物理,这些都是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最基础的课程,这些课程是你必须要去学习的,无论你是毕业后直接找工作还是考研等任何出路,高数这一门课将会陪伴你近半个大学。但是高数这门课又显得不那么重要,因为你突然会发现高数,你所能用的地方除了考研和科研,别的地方基本用不到。
但是当一个准大一的同学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表明这位同学一定是一位很上进的一个同学,在未来很有可能在学术方面颇有建树。所以在假期能学高数就努力去学高数。
高数是最重要的课程
高数这门课重要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学分高,更重要的原因是它的使用价值,考研大部分的工科院校都是要考数学的,而且大部分的工科和理科都几乎要学习高数,因为他们的专业课都基本是以高数为基础的,如果你不会高数,不会积分等等,你会发现学习很多的专业课都会特别的吃力。
而且高数还涉及到一个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建模。现在基本任何理工科都要求学生会建模。而建模用到的就是高数以及其他的数学理论。所以如果想要在大学拿到一个好成绩,拿到比赛中的奖项,建模是必须学的。
但是在大学生活之中,大一的课程通常是比较宽松的,而且高数通常是在大一学完的,这就产生了一个悖论,很多同学都以为高数可以再宽松了,大一学习时间内去学习,但是大部分的好的大学,这些同学基本就在假期将高数学完,在大一宽松的时间内去学习数学建模和一些更加高深的知识,就比如编程等等,因为这些都需要以高数为基础。学会编程以及数学建模之后,就可以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学生要去做的事情。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能在假期学习高数,就要去努力的学习高数现代等等一系列的数学物理知识。学完这些之后,你会发现你永远比别人快几步,即便是快一步,你已经超出了很多的大学生,你的机会就会比别人多很多。所以为了让你自己变得更优秀,让你自己可以在大学变得更加从容不迫。假期能学习就要去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