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妇产科】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病率最高的是?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第七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科学第139页:1975年以前妊娠合并心脏病以风湿性心脏病最多。近30年来随心血管外科发展,先天性心脏病已有可能获得早期根治或部分纠正,使越来越多的先天性心脏病女性能获得妊娠和分娩的机会。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先天性心脏病占35%~50%,位居第一。同时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风湿病减少,风湿性心脏病发生率已显著下降。最常见的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及顺位是: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围生期心脏病、贫血性心脏病及心肌炎。

孕期有妊娠合并心脏病,孩子生了心脏会好么

多数先天性心脏病为多基因遗传,双亲任何一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其后代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机型的发生机会较对照组增加5倍,如室间隔缺损、肥厚型心肌病等具有较高遗传性。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孕妇以及胎儿的影响都是很大的,危及两者的生命安全。但是妊娠合并心脏病还是要根据病情而定,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心脏功能代偿状态等有关。如果是病情较轻、代偿机能良好者,对胎儿影响不大。但是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心脏病,出现了心脏衰竭的情况的话,胎儿就有可能会因为子宫淤血及缺氧死亡,引起流产、早产或死产。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孕妇最大的危害是在怀孕第32周的时候以及分娩期生产后的三天内,这段时间孕妇的心脏负荷加重很多,也是这些时候,孕妇的血液总量增加了,心搏出量也增加,很有可能出现心脏衰竭的情况。尤其是在孕妇分娩期的时候,血流动力学变化很明显,孕妇的心脏负担最重。

心脏病症状有哪些

关于心脏病的症状你知道多少,早点发现才能及时治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心脏病的症状有哪些吧。

心脏病症状有哪些

先天性心脏病

轻者无症状,查体时可发现,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有生长发育迟缓的现象。患儿有反复呼吸道感染,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和心动过速,在鼻尖、口唇、指甲等处有明显紫绀。

心肺病变所致心脏病

1.冠心病

冠心病的.典型临床症状是发作性心绞痛。有些患者也以急性心肌梗死为第一表现。

2.风湿性心脏病

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程的进展,患者会出现咳嗽、肢体水肿、心慌气短、乏力、咳粉红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心力衰竭。

3.肺性心脏病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本病发展缓慢,患者除了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还会逐步出现肺、心功能衰竭等征象。

(2)急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常突感窒息、心悸、呼吸困难、明显发绀、剧烈咳嗽和咯血,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严重者甚至猝死,或由于心力衰竭、休克、心脏停搏或心室纤颤而死亡。

4、心肌病

患者通常在活动后出现气促以及易于疲乏等,且心率增快,同时伴有血压下降或正常。

全身疾病所致心脏病

1.肿瘤性心脏病

患者会产生广泛的非心脏性全身表现:全身不适、关节痛、发热、恶液质、雷诺现象、皮疹、全身及肺栓塞。

2.高血压性心脏病

一般在饱餐、寒冷等刺激后出现心悸、气喘、咳嗽,且症状随着病程的进展而逐渐加重。

3.糖尿性心脏病

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可达24%~42%,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疲乏无力、头晕等症状,无明显心前区疼痛。

其他因素所致心脏病

1.中毒性心脏病

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部分患者会出现心包积液。

2.妊娠合并心脏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妊娠会导致心脏病患者的心脏负担加重而诱发心力衰竭。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有哪些妊娠指征?

1.继续妊娠指征:

(1)心脏病变较轻。

(2)心功能I~II级。

(3)既往无心衰史。

(4)无其他并发症者。

(5)妊娠后密切监护。

2.不宜妊娠指征:

(1)心脏病较重。

(2)心功能Ⅲ级或以上。

(3)既往有心衰史。

(4)有肺动脉高压、紫绀型先心病、严重心律失常、活动风湿热、心脏病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者。

妊娠合并症

如果妈妈生病了很容易会引起妊娠合并症,妊娠合并症有很多种,一般妊娠合并症多以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肺结核等比较常见。

什么是妊娠合并症

什么是妊娠合并症?妊娠合并症又称妊娠加杂症,是在未孕之前或妊娠期间发生的非妊娠直接引起的疾病。常见影响较大的是心脏病,贫血,糖尿病等。即使妊娠消失,疾病也不一定随之消失。所以对女性而言也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疾病。

妊娠合并心脏病:因妊娠和分娩给心脏的额外负担,可造成心功能进一步减退,甚至引起严重后果。妊娠期总血容量增加,心排出量明显增加,心脏作功高峰在32-34周,心率加快,而且子宫增大,横膈上升,心向上向左移位,都机械地增加心脏负担。

分娩期宫缩使心脏排血量阵发性增加,尤其第二产程,产妇屏气,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内脏血涌向心脏,心脏负担最重,原来心功能不全的孕妇,易发生心力衰竭。产后24-48小时,子宫逐渐缩小,多量血液进入体循环,且组织内液体也开始回到血循环,加重心脏负担,也易发生心力衰竭。

妊娠终止,疾病也不一定随之消失。若是这些疾病出现于妊娠之前并不影响卵巢的排卵及受孕,但一旦妊娠后,原有疾病便可影响妊娠的进程及胎儿的生长发育,而妊娠又可使原有疾病恶化,影响孕妇的健康。妊娠合并症是产科领域的重要问题。常见的、影响较大的妊娠合并症有心脏病、慢性高血压病、糖尿病、肝炎、慢性肾炎、急性阑尾炎、贫血、骨软化症等。

妊娠期合并症有哪些

1、妊娠高血压、怀孕前或怀孕的头12周出现高血压,这种孕妇通常有特发性高血压,即非怀孕所引起的高血压。在怀孕20周之后出现高血压,即收缩压高于140或舒张压高于90,或妊娠后期的血压比早期收缩压升高30或比舒张压升高15,称为妊娠高血压。

2、先兆子痫。若有妊娠高血压外加水肿或蛋白尿,或二者皆有则称先兆子痫。而先兆子痫又合并抽搐则称之子痫症,母亲及胎儿的死亡率特别高。

3、妊娠合并慢性肾炎。妊娠合并慢性肾炎的诊断及处理比较复杂。随着内科学及围产医学的发展,治疗慢性肾炎和监护高危妊娠的手段的增多,慢性肾炎患者的妊娠成功率也明显增加,改变了过去慢性肾炎患者应终身避孕,一旦妊娠即行人工流产的观点。

4、妊娠合并肺结核。目前有增多趋势。非活动型肺结核或结核病变范围不大者对孕产妇及胎婴儿的发育无明显影响。但活动型肺结核已引起心肺功能不全者,妊娠时病情会恶化,甚至会死亡;缺氧、营养不良可导致胎儿在宫内发育迟缓或死亡。严重者可通过血行播散将结核菌传染给胎儿,但甚为罕见。

5、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及分娩会进一步增加心脏负担,引起心功能再减退甚至孕产妇死亡。妊娠合并心脏病仍占孕产妇非产科死亡原因的首位。

妊娠期合并症的症状

怀孕期间,常见的并发症有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以及妊娠糖尿病。若病情控制不当,容易导致母亲周产期患病率与死亡率。惟有及早诊断,控制病情,母子才能平安。

妊娠合并一些内科疾病,在临床上是十分常见的,如妊娠期合并感冒(妊娠感冒),妊娠期合并咳嗽(妊娠咳嗽),妊娠期合并淋症(妊娠小便淋痛),还有妊娠期并发的肢体面目肿胀(妊娠肿胀),应用中医中药治疗一般效果满意,已无副作用,必要时可加用西医西药治疗。

妊娠期间出现以尿频、尿急、淋漓涩痛为主要症状者,称为妊娠小便淋痛,中医也称为子淋,西医见于妊娠期合并泌尿系感染或结石。

妊娠期间,出现以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等为主要症状者,称为妊娠感冒。西医称为妊娠合并上呼吸道感染。

妊娠期间出现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甚则久嗽不已,称为妊娠咳嗽,中医亦称子嗽,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病。

妊娠期间,肢体面目或全身发生肿胀者,称为妊娠肿胀,中医称为子肿、子水不利、胎水不利。西医见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妊娠中晚期出现的水肿。

妊娠期合并症的预防

在怀孕期间必须加强孕期保健,预防早产,分娩期减少胎儿的产伤,胎儿出生后与儿科医生共同照顾好新生儿。为达到此目的,首先要早期诊断,以争取尽早可能地给胎儿最好的宫内环境。

孕期应给孕妇更多的热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及必需的脂肪酸。每天能量补充应增加1.26千焦,同时应补充铁剂及叶酸。卧床休息能预防早产、增加胎儿体重和减少胎儿死亡率。一般在妊娠末3个月期间住院最佳。

此外,定期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治疗,同时加强对胎儿宫内情况的监测。双胎妊娠不应超过预产期,否则可能由于胎盘功能不全而致胎儿死亡,在必要的时候可引产。由于双胎妊娠在分娩期有很多并发症,包括子宫收缩功能不良、胎位异常、脐带脱垂、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因此所有双胎分娩均应住院在产科医生监护下进行。

及早控制感染,妊娠期的任何小手术和外伤均应及早应用广谱抗生素,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对预防心力衰竭有重要作用,全面做好预防妊娠期心脏病工作。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孕妇活动后咳嗽或夜间咳嗽,白昼好转者,常为心力衰竭的先兆表现,切不可判断为上呼吸道感染,而延误治疗,也是有效妊娠期合并症的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