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常见的六种岩石分别是什么?
- 2、各种岩石的分类
- 3、岩石的种类
- 4、主要岩石类型及其特征
- 5、各种岩石
常见的六种岩石分别是什么?
常见的六种岩石分别是花冈岩、大理岩、石灰岩、板岩、砾岩、安山岩。
1、大理岩:大理岩的岩面质感细致,常用来作为壁面或地板。由于大理岩是由石灰岩变质而成,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因此也是制造水泥的原料。
大理岩材质软而细致,是很好的雕塑石材,许多有名的雕像都是由大理岩作成的,如著名的维纳斯像。其他如墙面或摆饰,也常是由大理石加工琢磨而成,如花瓶、烟灰缸、桌子等家用品。
2、花岗岩:本土的花岗岩只有在金门才看得到,因此金门的老房子几乎都是用花岗岩做成的。台湾的寺庙所用的花岗岩,是来自福建,多用于寺庙里的龙柱、地砖、石狮。
3、板岩:因其容易裂成薄板状,且在山区极易取得,故原住民至今仍使用板岩作为建材,筑成石板屋或围墙。
4、砾岩:有些砾岩含有鹅卵石及砂,而且胶结不良,容易将它们分散开来,例如:台湾西部第四纪的头嵙山层中就是这种砾岩,其中卵石和砂都是建材。
5、石灰岩:台湾最常见的石灰岩是由珊瑚形成的,通称为珊瑚礁石灰岩。在澎湖,珊瑚礁石俗称「石」,居民用以作为围墙建材,以遮蔽强烈的东北季风,保护农作物。
6、安山岩:由于材质坚硬,亦常用来作庙宇的龙柱、墙壁的石雕、墓碑、地砖等。
扩展资料
其他岩石用途
1、石英:石英是制造玻璃及半导体的主要原料,如:苗栗县汶水溪的上福基砂岩中的石英砂即为制造玻璃的主要材料。
2、方解石:方解石存在于大理岩及石灰岩中,是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
3、白云母:白云母因不导电、不导热且具有高熔点的特性,因此经常被用来作为电热器中绝缘体的材料。
4、石墨:硬度低,且具有油脂光泽,条痕为黑色,常用于制造铅笔芯,此外石墨还可以做成润滑剂、电极、坩埚等。
5、硫磺:火山地区的温泉中即含有黄色的硫磺。
6、石膏:石膏一般用于固定骨折受伤处,或做成塑像,也用于建筑工业。
7、磷灰石:用于制造农业用磷肥。
8、蛇纹石:含有镁的成分,可用于炼钢工业上。
9、滑石:硬度低,有滑腻感;通常被研磨成粉末,以制造颜料、爽身粉、去污粉、化妆品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岩石
各种岩石的分类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这三种岩石是最基本的岩石。
(岩浆岩)--顾名思义,就是直接由岩浆形成的岩石,指由地球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内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形成的岩石。又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火山岩)。
沉积岩就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指暴露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遭受各种外力的破坏,破坏产物在原地或者经过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就是经历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指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热流变化等内应力影响,使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岩石的种类
岩石的种类很多,但并不是每一种岩石都可以使用,这里除了审美的观点之外,更重要的是石头中的化学成分是否会影响水质,从而带来负面影响。
1.氟石
又称软水紫晶,软水绿晶,萤石。石色为黄、绿、蓝、紫等。具有玻璃光泽,加热时有萤光吊现,破碎后的石渣可作为过滤器中的滤材。在工业生产中常用作冶炼金属辅料和制造氟化物,也可以加工成低档玉石。产地为浙江金华、江西德安、河北隆化。
2.孔雀石
实际为铜矿的尾矿石,色泽碧绿且具有光泽,石面上有如孔雀尾状的圆形图案,故而得名。其中的铜离子会缓慢溶于水中,有助于补充水草对铜的需要,但不可摆放过多或过大,以防止铜的过剩。
3.芙蓉石 别称样南玉、蔷薇石英。有玫瑰色、浅红色和白色。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产于内蒙古、山西。
4.木化石
又称硅化石、树化石.1.5亿午前侏罗纪的树木经地壳运动及火山灰的埋没,演变成的化石。有灰色、黄褐色、褐色和黑色等。木化石在水族箱中更可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历史的沧桑,木化石本身原是有机物,经过亿万年的演变而成为无机物,其外形仍保留着树木的轮廓,甚至可以从断面处清晰地看出年轮,是任何别的岩石所不能比拟的。在水族箱中,碧绿的水草可以代表现在,枯死的沉木可以代表过去,木化石可以代表远古,这一悠久历史的进程,完全用一种夸张的手法展现在一泓小小的水族箱中。从审美的观点来看,水草、沉木、木化石属于同性的但又不同质的材料,即表现统一的成分,又含有变化的特点,即和谐又有跳跃。木化石在水族箱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珍贵石料,产于我国辽宁和浙江。
5.黑云母片石
是云母的矿石,黑色具有丝光。主要成分为黑云母,同黏土岩、粉砂岩或中、酸性火山岩组成。结构致密、细腻。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6.腊石 由酸性火山岩和凝灰岩组成,质地似玉,有黄色、浅黄色和白色。我国江南地区均有分布。
7.鱼鳞石
又称虎皮石、松皮石。色泽为青灰、青绿、黄红以及多色相杂,带布白色斑点和洞眼。产于浙江长兴。由石灰岩组成,不宜在水族箱中使用。
8.英石 灰黑至黑色,内有白色或灰色条纹。因产于广东英德而得名,亦称英德石。
9.菊花石 在白色、灰色或暗紫色的石面上有菊花形的花纹。产于湖南浏阳。
10.户县石 褐色,石形古怪为石玩珍品.产于陕西户县。
11.龟纹石
又名风化石。由各种碎石聚合而成,色彩相杂,沟纹纵横。主要由石炭岩组成,其中的钙会慢慢涂人水中,使水质变硬。因此不宜在水族箱中使用。但可用于非洲水草造景中。产于四川重庆歌乐山、涂山。
12.吴壁石 又称罄石。冈石质坚硬,敲击进声音清脆悦耳而得名。有黑、白、绿、褐等色,属大理石类。产于安徽灵璧县磐石山。
13.昆山石 石质呼硬,具有沟纹和小孔。有黄、白两种颜色。产于江苏昆山县马鞍山。
14.宣石 白色有光泽。石质坚硬有沟纹。产于安徽宣城。
15.砂片石 又称砂积石。石色为灰、黄、绿等色。石质坚硬,有沟纹洞孔,呈片状。产于川西。
16.千层石 青黑色与白色片状岩石相间重叠,石质坚硬。产于江苏太湖。
17.鹅卵石 具有各种颜色。产于全国大大小小的河道中,可用于非洲式水草造景。
主要岩石类型及其特征
(1)岩相组合及岩相学特征
根据其形成过程和基本特征,金鸡岩金矿区中的中生代火山岩和次火山岩可以分为沉积相、爆发空落-碎屑流相、溢流相和次火山岩相。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火山活动旋回。其地层层序和岩石类型见图4。
A.沉积相
图4 金鸡岩金矿区中生代火山岩地层剖面图(此剖面图的位置见图3)(据浙江地质科学研究所,1992资料修改)
1—砂岩;2—石英霏细斑岩;3—球泡霏细斑岩;4—流纹岩;5—霏细岩;6—珍珠斑岩;7—火山角砾岩;8—角砾熔岩;9—球泡流纹岩;10—隐爆角砾岩;11—凝灰岩
主要有紫红色含砾砂岩、砂岩和泥质粉砂岩,其内有时可含少量火山碎屑。
B.爆发空落相-碎屑流相
主要有角砾(集块)熔岩、晶屑凝灰岩、熔结凝灰岩和火山角砾(集块)岩等。
角砾(集块)熔岩,主要分布在金鸡岩火山机构的北东和南东侧。岩石具角砾(集块)构造,主要由角砾(集块)、岩屑、晶屑(少量)、玻屑和火山灰组成。角砾(集块)的成分为酸性熔岩,晶屑为石英和透长石。胶结物为酸性熔浆。岩石具硅化、绢云母化和弱的黄铁矿化。
晶屑凝灰岩,分布较广,具晶屑凝灰结构,块状构造。晶屑以石英为主,另有少量长石,其边缘多具熔蚀现象。基质为火山灰,多已脱玻化。矿化带内岩石硅化、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均较强,且有星点状和少量细脉状黄铁矿化。
熔结凝灰岩,分布广泛,具塑变结构,块状结构。岩石由浆屑、塑变玻屑、晶屑及火山微尘组成。浆屑和塑变玻屑被压扁拉长,呈定向排列。
C.溢流相
主要有珍珠(斑)岩、球泡霏细斑岩(流纹斑岩)、杏仁状安山岩以及霏细岩、流纹岩和玄武岩等。
珍珠(斑)岩,主要产于火山机构内及其附近,呈浅灰色—灰黑色,具斑状结构,基质具霏细结构,常见珍珠构造和球泡构造。斑晶以自形石英为主。球泡具同心层状构造,在正交偏光镜下可见其内充填有石英微晶集合体,但仍存在有空洞。岩石具强硅化、绢云母化和粘土化,并见有弱的星点状黄铁矿化。
球泡霏细斑岩(流纹斑岩),产于金鸡岩火山机构内及①号金矿化带两侧,呈灰绿色—灰黑色,具斑状结构,基质具霏细结构,球泡状构造。球泡直径一般为0.5~1cm,大者可达3~5cm,小者也有几毫米,其内常充填有石英,但多数仍留有未充满的空洞。岩石普遍硅化较强,矿化带内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也较强。此外,还有星点状及少量线脉状黄铁矿化。
杏仁状安山岩,出露于金鸡岩火山机构北东约750m处,面积约0.05km2。岩石呈浅灰色—浅灰绿色,具交织结构,杏仁状构造(图版7)。杏仁由后期充填的碳酸盐、绿泥石和粗粒自形的黄铁矿组成。
D.次火山岩相
主要有石英霏细斑岩和霏细斑岩等。
石英霏细斑岩,是在火山活动晚期侵入的次火山岩,主要沿F。断裂呈脉状和带状展布。岩石呈灰白色,蚀变后呈浅绿色,具斑状结构,基质具霏细结构(图版8),块状构造。斑晶主要为石英和长石,其边缘多被熔蚀。石英,含量为5%~10%,自形-半自形,粒度为0.5~5mm。长石含量小于5%,自形,粒度为2mm左右。石英霏细斑岩是区内金矿的主要容矿围岩和赋矿围岩,其中普遍有较强的硅化,在矿化带及火山机构附近岩石的绿泥石石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较强。受F3断裂的影响,岩石普遍碎裂,形成构造角砾岩和隐爆岩砾岩,其内硅化、次生石英岩化、萤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和黄铁矿化等都十分强烈,往往是金矿体赋存的地方。
霏细斑岩主要分布于双尖头一带。其特征基本同石英霏细斑岩,仅斑晶中石英含量减少(5%),长石增多(5%~10%),矿化蚀变也基本相同。
(2)岩石化学特征
金鸡岩金矿区中生代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的岩石化学成分见表3。由该表可知,与中国安山岩-流纹岩系列岩石平均化学成分相比,金鸡岩金矿区中生代火山岩和次火山岩富SiO2和K2O,但全碱含量低(1.77%~6.22%),且相对贫Al2O3和Na2O。
表3 金鸡岩金矿区中生代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的岩石化学成分①
注:①部分样品采自矿区附近,受硅化作用的影响,其SiO2偏高,Al2O3和Na2O偏低;②引自浙江地质矿产研究所1992年的资料;③引自浙江省第三地质大队1993年的资料;④由南京大学中心实验室分析;⑤由中国地质大学化学分析室分析。
已有的研究资料表明,火成岩的Al2O3/TiO2比值对于揭示岩浆成因有一定指示意义。由地幔派生的岩石Al2O3/TiO2比值较低,如属幔源岩浆派生物的钙碱性火山岩,其Al2O3/TiO2比值为20~30;由沉积岩部分熔融形成的火成岩,该数值要高得多,有时可达100以上。金鸡岩金矿区中生代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的Al2O3/TiO2比值为6.42~70.7,平均42.94。说明它们不是由硅铝壳中的沉积物部分熔融形成的,也不是由幔源岩浆直接派生形成的,而是由深源岩浆中不同程度地混入硅铝壳物质而形成的。
(3)地球化学特征
A.微量元素特征
金鸡岩金矿区中生代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的微量元素含量(表4)与同类酸性岩克拉克值相比,Co明显偏高(尤其是次火山岩,高出克拉克值2.58倍),Ni略低于维氏丰度值,Cu、Mo和Au平均高出维氏值2~30倍不等,次火山岩又明显高于火山岩。这一特征表明,金鸡岩金矿区中生代火山岩和次火山岩具I型火山岩系列的微量元素特征。
表4 金鸡岩金矿区中生代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的微量元素含量
B.稀土元素特征
金鸡岩金矿区中生代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的稀土元素含量及其参数特征见表5。由该表可知,区内各类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的稀土元素丰度及稀土总量度化大,∑REE在(164.97~483.79)×10-6之间;轻重稀土比值大,但各样品值较为接近,∑LREE/∑HREE为7.49~9.48;负铕异常明显,δEu=0.12~0.35;(La/Yb)N和(La/Sm)N值均较大,分别为6.73~14.84和3.74~4.39。上述特征表明,区内中生代火山岩和次火山岩中的轻、重稀土及轻稀土内部分异强烈,说明火山岩浆经历了强烈的分异作用。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的∑REE、∑LREE/∑HREE、(La/Yb)N和δEu值与同熔型花岗岩特征值(徐克勤,1983)接近。各类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图5)为平滑右倾,具强负Eu异常的一组近于平行的曲线,表明它们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并经历了一致的分异演化过程。溢流相火山岩(球泡霏细斑岩)稀土总量最高,次火山岩(石英霏细斑岩)次之,火山碎屑岩(晶屑凝灰岩)最低。
C.同位素特征
研究表明,I型和S型火成岩在同位素组成上相差甚大,因此,可以利用岩石的同位素特征作为判别火成岩类型的重要标志之一。
I型花岗岩的锶同位素初始比
<0.708,而S型花岗岩的
>0.708(Beckinsale,1979)。浙西三套流纹质凝灰岩的
分别为0.7083、0.7075和0.707C(李坤英等,1988),表明浙西中生代火山岩系的特点接近I型花岗岩。它们不是典型幔源岩浆的派生物,而是在深源岩浆中不同程度地混入硅铝壳物质后形成的。
表5 金鸡岩金矿区中生代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的稀土元素含量①及特征参数
①由南京大学中心实验室测定;②引自浙江地质矿产研究所;③球粒陨石数据引自Herrman,1974。
图5 金鸡岩金矿区中生代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
1—石英霏细斑岩;2—球泡霏细斑岩;3—晶屑凝灰岩;4—隐爆角砾岩
众多研究表明,火成岩中的δ180变化范围很大。Taylor(1978)将火成岩分成如下三类:①正常δ18O类,δ18O=+6‰~+10‰,大多数深成火成岩属于此类;②高δ18O类,δ18O+10‰,S型火山岩属于此类。它们是由一些富δ18O的深积岩或变质沉积岩派生或与其发生同位素交换后形成的;③低δ18O类,δ18O<+6‰,它们是由低δ18O的天水热液与火山岩发生同位素交换的结果。可见,虽然利用δ18O来确定岩石的成因具有一些不确定因素,但当氧同位素与其他同位素组合使用时,还是能给我们研究岩石成因与岩浆源区性质以重要启迪。
金鸡岩金矿区中生代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的氧同位素特征见表6。由该表可知,蚀变岩的δ18O较未蚀变岩的略低,说明天水热液与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的氧同位素交换对δ18O影响不大,未蚀变岩的δ18O值可以用来推断岩浆源区性质及岩石成因。上述四个氧同位素值均在+6.0%~+10.0%之间,属Taylor的正常δ18O火山岩类。说明区内中生代火山岩和次火山岩具深源特征,这与据锶同位素特征推断的结果是一致的。
表6 金鸡岩金矿区中生代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的氧同位素特征
I型与S型花岗岩具有不同的硫同位素组成。前者的δ34S(/‰)变化于-3.6~+4.2之间,后者的δ34S(/‰)则一般在-10.5~-5.7之间(Coleman,1979)。金鸡岩金矿区中生代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的δ34S(/‰)为-0.6~+3.82之间(参见第四章),与I型花岗岩硫同位素组成相一致。
铅同位素特征也具有指示岩浆成因和物源性质的意义。I型火山岩铅同位素组成变化小,而S型火山岩铅同位素值变化大,分布广。图6和图7分别为金鸡岩金矿区中生代火山岩和次火山岩206Pb/204Pb207Pb/204Pb直方图(参见第四章),可以看出,金鸡岩金矿区中生代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的铅同位素组成变化小,分布集中,具I型火山岩系列的特点。
图6 金鸡岩金矿区中生代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的206Pb/204Pb直方图
图7 金鸡岩矿区中生代火山岩和次火山岩的207Pb/204Pb直方图
各种岩石
三种常见的岩浆岩:
1.花岗岩 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和黑云母,颜色较浅,以灰白色和肉红色最为常见,具有等粒状和块状构造。花岗岩既美观抗压强度又高,是优质建筑材料。
2.橄榄岩 侵入岩的一种。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及辉石,深绿色或绿黑色,比重大,粒状结构。是铂及铬矿的惟一母岩,镍、金刚石、石棉、菱铁矿、滑石等也同这类岩石有关。
3.玄武岩 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玄武岩本身可用作优良耐磨的铸石原料。
(沉积岩) 又叫“水成岩”。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遭受风化作用的破坏产物,或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吹、浪打,会逐渐破碎成为砂砾或泥土。在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下,这些破碎的物质又被搬运到湖泊、海洋等低洼地区堆积或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越来越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空隙逐渐缩小,水分逐渐排出,再加上可溶物的胶结作用,沉积物便慢慢固结而成岩石,这就是沉积岩。沉积岩分布极广,占陆地面积的75%,是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
四种常见的沉积岩:
1.砾岩 一种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卵石、砾石等岩石和矿物胶结而成的岩石,多呈厚层块状,层理不明显,其中砾石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性。
2.砂岩 颗粒直径为0.1~2毫米的砂粒胶结而成的岩石。分布很广,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等,颜色常为白色、灰色、淡红色和黄色。
3.页岩 由各种黏土经压紧和胶结而成的岩石。是沉积岩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层理明显,可以分裂成薄片,有各种颜色,如黑色、红色、灰色、黄色等。
4.石灰岩 俗称“青石”,是一种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灰色或灰白色沉积岩。主要由方解石的微粒组成,遇稀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泡。石灰岩的颜色多为白色、灰色及黑灰色,呈致密块状。
变质岩: 地壳中的火成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其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这种促成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新岩石叫做变质岩,例如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的石英岩,由页岩变质而成的板岩,由石灰岩、白云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变质岩常有片理构造。
三种常见的变质岩:
1.大理岩 由石灰岩或白云岩重结晶变质而成。颗粒比:石灰岩粗,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遇酸剧烈反应,一般为白色,如含不同杂质,就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大理岩硬度不大,容易雕刻,磨光后非常美观,常用来做工艺装饰品和建筑石材。
2.板岩 由页岩和黏土变质而成。颗粒极细,矿物成分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响声,具有明显的板状构造。板面微具光泽,颜色多种多样,有灰、黑、灰绿、紫、红等,可用做屋瓦和写字石板。
3.片麻岩 多由岩浆岩变质而成。晶粒较粗,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等。矿物颗粒黑白相间,呈连续条带状排列,形成片麻构造。岩性坚,但极易风化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