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六年级语文《藏戏》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六年级语文《藏戏》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六年级语文《藏戏》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藏戏的有关图片,配乐介绍:

藏戏是藏族的传统剧种,它简单到没有舞台灯光和道具,仅一鼓一伴奏;复杂到每个角色都要带着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长到要演出三五天还不会结束藏戏,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传承下来。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藏戏是怎样形成的,有着怎样的特色。

2、板书课题。

二、读文,理清思路

1、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1、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 找读前三自然段,说说你都听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有着民族的自豪感。)

(2) 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2、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 默读8自然段到最后,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

(8~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7~18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 19~20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 自由读8~16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 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 自由读17和18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来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 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

(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3、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8~16自然段。

(2)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17和18自然段。

(3) 师读: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20自然段。

(4) 师生合读: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 以弱抗强的传奇:

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 创造奇迹的传奇:

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7位姑娘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 艺术的传奇:

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人仅由7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作业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

六年级语文《藏戏》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传奇、咆哮、旷野、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体会传统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引领学生了解本文的表达方法及语言特点,学习作者生动形象的表达;

2、通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好,大家看过戏曲节目吗?是啊,戏曲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的祖先根据地域的特点创造了众多的戏曲种类。同学们都知道哪些戏曲种类呢?(指生回答)大家知道得还真不少,中国的戏曲种类确实很多,有据可考的就有275个剧种。我们烟台地区也有自己的戏曲种类,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指生回答或师答)对,就是吕剧。那大家知道藏族的戏曲形式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藏族人民的戏剧——藏戏。(出示课件)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2、下面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张图片,看看藏戏有什么特点。(播放课件——藏戏片段)指生回答。

3、是啊,藏戏都是戴着面具演出的,这也是藏戏的一大特色,那藏戏还有什么特色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藏戏》。(板书课题:15 藏戏)

二、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1、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前面的导语,看看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生阅读)

2、指生回答,并列出学习要求。

3、发阅读材料,布置学生参照阅读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自读课文,解疑释难,记下仍不理解的问题。

4、指生提问,全班解决难题。

5、同学们的问题都解决完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老师的问题。(出示课件:问题)

三、研读课文,解决问题

1、那么藏戏是怎么形成的呢?关于藏戏的形成,课文中讲了一段精彩的传奇故事。请同学们自读4-7自然段,来详细了解一下关于藏戏形成的传奇故事。(学生自读课文)

2、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开火车读课文),看看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请同学们边听边想。

3、指生回答,并适时板书:形成:唐东杰布——为民造福(阿吉拉姆)]

4、他的出发点是要为民造福,并最终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从此,藏族也就有了自己的戏曲形式——藏戏,因此唐东杰布就被称为藏戏的开山鼻祖。藏戏又名阿吉拉姆。那么藏戏都有什么特点呢?

5、请同学们一起朗读前3个自然段,找出藏戏的几大显著特点。

6、那下面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藏戏的这些特点。请同学们自读8-16自然段,看看藏戏的面具都有什么特点。(指生回答)是啊,藏戏的面具色彩斑斓,不同的颜色所代表的意义也有所不同。(边说边课件出示)。那这些鲜亮的面具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指生回答,并板书:形象突出,性格鲜明)下面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这些多彩的面具。(课件出示)

7、藏戏的面具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下面我们再来接着看看藏戏的其他特点。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合作读17-20自然段,各读一句,读出感情来。

8、同学们读得非常好。藏戏就是这样独具魅力,令人神往。它没有舞台,那在哪里演出呢?(学生齐答,适时板书:席地而坐 团团围坐)

9、如此热闹的演出可以持续几天呢?(生齐答)时间如此宽松,在演出中观众们可以在吃喝玩耍中看戏,所以大家都(随心所欲、悠哉游哉)。(板书)真是令人神往。

四、总结全文,理解升华

1、那藏戏又靠什么来传承呢?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最后一自然段。(生齐读)藏戏就是靠(一代一代师传身授)流传下来。

2、课文学完了,同学们有机会到西藏去的话,一定别忘了欣赏一下藏戏的热闹场面。

五、布置作业

1、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2、仿照藏戏的表达方法,写写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

板书设计:

藏戏

(阿吉拉姆)

形成:唐东杰布——为民造福

戴着面具: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特点 没有舞台:席地而坐,团团围坐

演出三五天:随心所欲、悠哉游哉

代代师传身授

鲁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A卷习作

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

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整合在一起的,这份是我那天开课用的,参考一下,如果需要课件也可以传给你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激情引入,交流感受

我们的身边,时时会发生许多令人感动的事,它让我们感到人世间最美好的是真善美的情感,让我们终身难忘。当我们被一幕幕事情感动着,我们的心灵正一次次得到洗涤。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个电影小片段

播放电视广告。配音:每天晚上,年轻的妈妈打好热腾腾的水,给年迈的老奶奶洗脚。她日复一日不变的行为,温暖了奶奶苍老的心灵。她不知道,无意中,她教会了自己的孩子──感恩。

看了这则公益广告,你有什么感受?

二、开拓视野,感受“感动”

1.除了这些感动的故事,我们的生活中更不乏感动的图片或音乐。

2.配乐引出《丹顶鹤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却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音乐响起)

听了这个故事和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4.小结:感动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因为我们善良,所以我们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

三、互动交流,重温“感动”

1、同学们,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我想你曾开心地笑过,痛苦地哭过;也曾感动过,懊悔过;更沐浴过爱的圣洁,遭遇过烦恼与无奈……这些情感是因为什么事情而造成的呢?你若能把这令你最熟悉、最动情的事情说出来,肯定能感动在场的所有听众。

2.老师我也有种种的情感体验,特别是你们这些我亲爱的学生最让我感动。(师举自己感动的例子)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让自己感动的事呢?

3、指名说话。记者问答

几位同学说完后,请其他同学当记者,现场进行“答记者问”。

(引导学生说最感动的地方,说清感动的原因。)

4、把令你感动的事写下来。在音乐《感恩的心》中结束。

不同的人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说说藏戏有什么?

《藏戏》这篇课文介绍了藏戏的什么?

谢谢朋友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是我本人第一个回答这个问题的,希望全国的朋友们,支持我!不管答案是正确还是错误,都给我点个赞吧!

【一】为了验证我这个问题,是否正确?请全国的朋友一起来看原文(小学六年级语文):

藏戏

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这篇课文讲的是藏文化的“活化石”――藏戏。默读课文,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还是从西藏那个僧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那时候,雅鲁藏布江上没有一座桥,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传奇。 唐东杰布在山南琼结,认识了能歌善舞的七兄妹,组成了西藏的第一个藏戏班子,用歌舞说唱的形式,表演历史故事和传说,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力,共同修桥。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有人布施铁块,有人送来粮食,更有大批的渔民、工匠、流浪汉跟着他们,从一个架桥工地,走到另一个架桥工地。随着铁索桥一座接着一座地架起来,藏戏的种子也随之撒遍了雪域高原。

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传说,唐东杰布在母亲的肚子里待了80年,出生时头发胡子都白了。因此,在藏戏里,他的面具是白色的,前额饰有日月,两颊贴着短发,眉眼嘴角永远带着神秘的笑。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老人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出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根据之一。

西藏地广人稀,生产形态松散,生活节奏比较缓慢。表现在藏戏中,即情节可以任其拖延,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一段戏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观众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二】现在,我担任过高中语文教师,下面我也来试试,这篇文章怎么做教学设计,给学生上一堂生动的课,从课堂中找答案。

 教学目标:

1. 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了解藏戏的传说及藏戏的特点,体会作

者对藏

戏这种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材的写作方法,体会难理解的字、词、句的意

思,了解各段大意。

3.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的学习,提高分析、感悟理解、表达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1. 知道藏戏的由来及特点,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2. 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顺序,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句段。

教学难点: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学习本文,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1.媒体图片人物的视频和课件。

2.录音的戏剧欣赏片段。

3.本文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内容:

1. 播放媒体――人物图片。(各种戏剧的人物图片)

2. 指名说说,图片人物都有哪些民族。

3. 放录音,听戏剧片段,式说图片中对应的民族人物。

4. 自由谈谈,你最喜欢的是哪种民族,为什么?

二. 引入课文,板书课题:《藏戏》

三. 学习课文:

1.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课文范读,边给不认识的字注音,清除阅读障碍。

2. 播放藏戏的资料,了解藏戏的由来。

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出示阅读要求:(自学或同桌互学)

(1)这是一篇略学课文,主要讲的什么民族的什么内容?

(2)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特魅力的地方是什么?(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和不理

解的词语)

4. 检查学习情况:

(1)你有哪些词语不理解的需要同学帮助请提出来?

生:“吞噬、奇葩”

指生解答:(略)

(2)从藏戏方面,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指生回答:(略)

教师板书:藏戏的形成、艺术特色。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藏戏具有独特的魅力?

5. 细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总结每段的大意。

给学生时间思考,指名回答,老师明确。

6.全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1-3自然段):用设问句揭示藏戏的特点。

第二段(4-7自然段):讲了藏戏的形成。

第三段(8-18自然段):讲的是藏戏的面具特色。

第四段(19-21自然段):藏戏形成了固定的形式,并一代一代师传身授下去。

7. 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师:齐读第一段,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是写藏戏的特点?

生:(连续的三个排比式句的问句,更能突出藏戏的特点,还含有民族自豪感。)

指名朗读这一段。

8.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唐东杰布的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1)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2)指小组代表回答。(略)

教师板书:传奇色彩:勇敢的传奇;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艺术的传奇。

(3) 教师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被誉为藏戏的开山鼻祖,时

至今日,在每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着他的画像,让他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出

几分神圣和肃穆感。

(4)全班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9. 有感情的自读第三段,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1)出示主题,研读时填空:

( )的面具 ( )的舞台 ( )的演唱风格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

(3)指2―3名学生结合具体内容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四. 教师板书:多样、夸张、形象的面具

没有固定的舞台

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

五.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一课后,也许同学们已经喜欢上它了。从藏戏可以想象到,许多地区、民

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而藏戏自然、古朴,有神秘的独特魅力,看

戏时的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极美得享受。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

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9. 欣赏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读自己喜欢的片段。

(2)同桌交流学习收获。

三.布置作业:

1.给下列字组词。

婀(婀娜 ) 浑( 雄浑) 俊(俊俏 )

容(容貌 ) 舞(舞姿 ) 身(身份)

唱(唱腔 ) 敦(敦厚 ) 赞(赞叹不已)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带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1).(善者 )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 );

(2)(国王 ) 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 威严);

(3)(王妃) 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4)(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吉祥);

(5)(巫女)的面具是半白半黑的,象征其性格(两面三刀);

(6)(妖魔)的面具是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三. 板书设计

《藏 戏》

藏戏的形成、艺术特色。

传奇色彩:勇敢的传奇;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艺术的传奇。

特点: 多样、夸张、形象的面具

没有固定的舞台

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

【三】朋友们看了我的教学设计以后,可以回答问题了吧?我的答案是:《藏戏》这篇课文说了藏戏的形成,特点。

不知道答案是否正确,请全国的小学语文教师来给我打分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资料|语文各年级下册期中期末+单元+专项试卷》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提取码:v6jj

小学 资料|语文各年级下册期中期末+单元+专项试卷|英语各年级下册期中期末+单元+专项试卷|6年级|5年级|4年级|3年级|2年级|2018全国小学下册期末考试名校试卷及答案|2018 1-6年级小学数学期末考试试卷79套|1年级|全套 小学初中高中 课件教案试卷视频.docx|全套 少儿 教育培训管理资料.docx|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卷A.pdf|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模拟卷A.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