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能用手指表示出几句9的乘法口诀
能用手指表示出9句9的乘法口诀。
9的乘法口诀可以用手表示:
伸出双手,手心向上。左手的手指从大拇指开始,顺次编号为1、2、3、4、5;右手从小手指开始,顺次编号为6、7、8、9、10。
“几”和9相乘,就把第几号手指弯起来,这只弯曲的手指左边还有几个手指,积的十位数就是几十;右边还有几个手指,积的个位数就是几。
扩展资料:
9的乘法口诀技巧:
1、找规律对比着记:如五九四十五和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和四九三十六等等。
2、利用故事来记:唐僧历尽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有八九七十二变,而猪八戒只有一半法力,四九三十六变。
3、利用同音来记:舅舅八十一岁了(九九八十一)
4、观察个位和十位的由来:几乘九,十位就是几减1,个位就是九减十位上的数字,如四九三十六。
5、成组的规律。大家观察“9的乘法口诀”的积,除“一九得九”外,其他的积互相之间有哪些关系?
比如:二九十八, 18,九九八十一, 81,两位数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交换了位置,你们还能找出几组这样的口诀吗?
三九二十七, 27;八九七十二, 72;
四九三十六, 36;七九六十三, 63;
五九四十五, 45;六九五十四, 54。
C语言,打印形状为下三角形的乘法口诀。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for(int i=1;i10;i++)
{
for(int j=1;j=i;j++)
{
printf("%d*%d=%d/t",i,j,i*j);
}
printf("/n");
}
return 0;
}
代码就是这些、就用for语句啊、其他的都是多余的、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ppt课件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说课稿 凤岗中心小学 陈爱嫦 【设计思想】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其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寻找其现实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让学生感受数学源自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 【说 教 材】 一、 教材简析。 本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倍”的概念,以及建立起“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例题设计了一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图----打扫卫生。在这幅情景图中,小朋友们在打扫教室卫生,其中扫地的有7人,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2倍,通过对话给出数学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图下还配有示意直观的线段图,引导学生理解7的2倍,就是2个7,因此擦桌椅的是14人。教学重点在于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出两个数的关系进行分析,这也是教学的难点。关键在于借助线段图或学具操作,明白一个数有几个相同的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然后根据求几个几是多少的方法,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有了学习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初步认识了“一个数的几倍”的概念,并且在以往的学习中已形成了在现实情景中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意识。但要从实际问题中抽出两个数的关系进行分析,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关键是在于激发学生探究情景数学问题的兴趣,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沟通“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同时培养其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并能够正确进行解答。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分析数学信息与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学会看线段图。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堂练习本、小棒若干 。中,体现活中学,学中用。 【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游戏引入,复习旧知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三、生活应用,拓展新知 四、知识整理,总结反思 一、游戏引入,复习旧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动有趣的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课的开始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一个“拍手”的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平等的氛围里积极、主动地思维,不仅复习了旧知“倍”的知识,而且很自然地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 1、引出问题,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主题图,创设了一个课室打扫卫生的劳动情境,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后,再请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并根据数学信息提出必要的数学问题。 2、深入探究,把握算理。 (1)师抛出问题:“擦桌椅的是扫地的2倍”这句话你怎样理解的?擦桌子的人数与扫地的人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同桌讨论后汇报。 (2)学生理解了擦桌椅的人数与扫地的人数之间的关系是:擦桌椅的是扫地的2倍意思是擦桌椅的人数有2个扫地的人数那么多,也就是擦桌椅的人数是2个7后,让学生独立操作,用小棒分别摆出扫地的和擦桌椅的人数。
助力山区教育,我们扬帆起航------记宁都六小专递课堂建设
【摘要】 为了帮助乡村教师走出“派不出、教不好”的困境,实现农村薄弱学校“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使乡村教学点的孩子能与县城小学的孩子同享一片优质教育资源的蓝天,从而促推乡村课堂有所突破,整体提升农村教学点的教育质量。2018年11月5日,在陈育新校长的大力支持和电教室曾新宁主任的指导下,我们宁都县第六小学二年级数学专递课堂正式启动。
【关键词】 专递课堂 提升素养 助人自助
专递课堂是我们在参与青椒计划之后,结合县城学校的优势和本校的特点借助沪江教育平台助力山区教育的一大尝试,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是我们六小自2012年新建,教师都是由一些乡下才考入县城的老师,需要接受不断的历炼;二是去年县城又建立了一所大规模的学校,才不到六年,慢慢成长起来的老师担心六小再次搬迁又离开了,教师队伍刚稳定又急需面临挑战,作为学校管理人员的我一直在思索,如何借助沪江教育让这么多新而年轻的老师尽快地融入我们六小大家庭,让她们尽快地成长起来,这得给老师们搭建展示历炼自我的教育教研平台,随后在曾新宁主任的提议下,所以就想到了面向山区教育进行专递课堂,因为专递课堂除了可以帮助乡村教师走出“派不出、教不好”的困境,实现农村薄弱学校“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使乡村教学点的孩子能与县城小学的孩子同享一片优质教育资源的蓝天,从而促推乡村课堂有所突破,整体提升农村教学点的教育质量;通过专递课堂不断改变助学和直播教师的教育观念,达到线上和线下,城乡联动由点到面地促推教育教研,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
上学期专递课堂进行下来,用实践证明达到了这种效果,学期研讨会教学点助学老师的反馈成绩达到90多分,学生善思、自信,参与直播的老师本学期除了一个快临产的没参加,其它的继续坚持,我们本校上学期二年级全年级的数学也是比其它县城同年级同学科领先了。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进行了以下尝试,现和大家进行粗浅地分享。
制定方案,共同成长
所有的伟大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其实专递课堂对六小直播老师来说,不论是技术还是心理,都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与挑战。首先我取得领导的支持,制定了合理的方案,接下来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组建合作团队,于是我紧锣密鼓地一个个地寻找愿意接受这一挑战的教师进行谈话,尽量放下他们的思想包袱,奔着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心态, 13个志同道合的教师开启了我们宁都第六小学暨“数形相随”名师工作室的专递课堂。
做好培训,促推课堂
为了让直播老师们更好地展示自我,我们充分利用身边的专家-曾新宁主任对我们13个直播者进行培训,记得第一次培训11月7日曾主任远在吉安出差,针对如何利用 CCtalk平台开展直播进行了第一次的远程培训,我们团队成员中不乏身为二胎妈妈携带着娃一起参加了培训。就这样,直播老师们由一开始的紧张,害怕,转化成仔细研读教材、认真了解学生、不断修改形成设计、制作完善课件、仔细打磨课堂的一股动力,直到呈现自己直播课堂之后露出的欣喜,不断地用行动诠释着“一个人走得更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这句话。
做好预告,相携而行
六小方案中安排了有专门的专递课堂联络员, 每一次上课老师直播内容的发布,都是由我们宁都第六小学的黄飞程老师牺牲带娃的时间,提前和上课老师沟通好,根据直播课内容提前做好课程预告,及时发布在 CCtalk群里面,和宁都第一片区的助学老师及时沟通好,助学老师也是克服重重困难,群策群力地做好这件事,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坚持下来也是一件不易的事情,感谢这群幕后默默支持的助学老师们相携而行!
关注直播,随时调控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管是我们年轻的老师,还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都是在充分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应用合理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直播教学。但是,毕竟是第一次尝试直播教学,为了把失误减少到最少,也为了让课堂更高效。课中,除了我和六小专递课堂联络员全程陪同,曾主任也会随时关注,及时反馈,我和六小专递课堂联络员会结合曾主任、助学老师、还有我们发现可以改进的地方,告知后面的直播老师,以便后面的直播老师加以改进,力争直播教学中尽可能完美地展示自我!就这样,老师的观念变了,学生的课堂模式变了,助学老师们自己不露脸,鼓励孩子多露脸,开阔了学生视野,让孩子们享受着城乡平等的优质教育资源,成就了一群山区自信的孩子,为教育教学增添了色彩, 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她们课堂风采缩影吧!
林媛媛------《6的乘法口诀》 ,这是一节敢于挑战,敢于尝试的第一节专递课堂,因为专递课堂既不同于无生模拟课堂,又不同于有学生上课的课堂。从上课情况来看,该教师充分理解,灵活应用好教材,是一节走进学生心灵的课。
蔡怡 ------《用数学》,抓住几个几相同加数相加与几和几不同加数的两部分合起来,通过数形结合,让学生找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从而让学生感悟:虽然都是“一共求多少张桌子?”有的要用加法,有的要用乘法。蔡老师,人美,声音甜美,营造的课堂氛围也是美的!
张雪英------《观察物体》,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要走进孩子的心灵,就从孩子身边的事物走进数学的世界,所以,这节《观察物体》ppt的题材都来自于宁都第六小学孩子们的物体,也有来自于助学老师提供的图片。
谢艳------《7的乘法口诀 》,通过七巧板拼图编七的乘法口诀,表格呈现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让学生一目了然地寻找七的乘法口诀的规律,以便高效地进行识记,通过学生熟悉的《西游记》故事情境、七言绝句的古诗让学生理解并运用七的乘法口诀。
罗小燕------《8的乘法口诀》,通过谜语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通过可爱的小螃蟹的腿理解并识记8的乘法口诀,有趣又有数学味!
王媛------《用数学》,通过给学生买奖品蕴含生活中有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
曾梅华------《9的乘法口诀》,传统节日中也有我们的数学知识,益情又益智!
杨飞云------《用数学》,同样是解决问题,这一次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方法可真多样,体现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严艺------《认识时间》,由一年级的整时的认识,到二年级现在学生几时几分的认识,呈现了质的飞跃!
李华英------《认识时间 (解决问题)》,时间是有顺序的,时间安排得合不合理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可见,李老师的这节应用时间解决问题的合理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助学老师和学生们的精彩表现
助学老师除了提前准备好上课,还很及时热心地配合好上课老师所需要准备的素材。
在直播课堂中,在助学老师的帮助下,学生们踊跃发言,积极思考,他们的表现也是棒棒的哦!
评课、议课,助人自助
为了老师们更自信地上好专递课堂,课前,直播老师必须提前一周准备好设计和课件,而且要把准备好的设计和课件发大家审核!我们也会让上课老师在群里测试,测试之后会及时提出中肯的建议。在助学老师和直播老师们的默默配合下,通过一根网线,直播老师们为边远乡村的孩子们上一堂课,这是一个崭新的体验也是一个美好的开始,让直播老师们体验着原来我不仅可以在讲台上近距离的传授知识给学生,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授课,让远方的孩子们认识我、参与进我的课堂。
召开学期研讨会 ,总结得与失
为了更好地总结上一学期专递课堂中的得与失,也为下期直播课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和面向直播课的学校专递课程联络员、助学老师,六小的领导、直播老师们齐聚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专递课堂的研讨会。通过这次学期研讨会,发现山区教学点孩子们的成绩不但没有受影响,而且有一个教学点的平均分成绩达到了90多分,也让我们这群初生牛犊不怕虎,参与二年级数学专递课堂直播的姐妹们更加树立了自信心;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改变,不断创新,争取在迈出一小步的基础上成长一大步;同时也为六小和兄弟学校的师生搭建了一座知识和友谊交流的桥梁,从而为本学期专递课堂进一步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改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宁都教育抓住了沪江教育提供的平台和契机,使宁都教育呈现新的面貌,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陈校长一直以来也非常重视信息技术教育,也希望教师们发挥自身优势加入到互加行列的快车,一如既往地认真做好对口偏远乡村教学点学校的“专递课堂”。
“我们不是看到了希望而去坚持,而是我们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坚持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品质。"很喜欢万志军扎根山区教育老教师的这一段话。助力山区教育的专递课堂让孩子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享优质教育资源,开创了电化教育的一片灿烂的晴空!上学期的专递课堂已落下帷幕,本学期助力山区教育的专递课堂将会继续扬帆起航!希望专递课堂团队的每一位成员能在新的一年遇见更好的自己,给孩子们带去更多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