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吸氧的流程及注意事项ppt

一、准备工作

1、衣帽整洁大方、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环境整洁安全:氧气筒至少距明火5m,暖气1m。

3、病人体位舒适。

二、解释评估

1、核对好详细信息、并向病人做详细解释说明。  

2、评估病人呼吸困难的程度。

三、用物准备

氧气筒、治疗盘、氧气表、弯盘、鼻导管、橡胶管、治疗  (内盛冷开水)、纱布、棉签、胶布、别针、橡皮圈、板笔记录单。

四、安装

1、冲尘、安装氧气表边接导管。

2、调节流量。

五、吸氧过程

1、清洁鼻腔,湿润。 

2、试管是否通畅 。

3、导管插入一侧鼻腔(鼻尖至耳垂距离2/3)。

4、用胶布固定鼻翼及面颊部。

5、用别针将导管别在肩部衣服上。

6、记录用氧时间、流量并签名。

六、观察

1、观察用氧效果。

2、决定用氧流量及时间。

七、停氧

1、解释。

2、取下别针,胶布。

3、纱布包裹拔出鼻导管,擦净鼻面部。

4、关大开关,放余气后再关小开关。

5、卸表。

6、记录停止用氧时间。

7、停用氧气时先取下鼻导管,先关流量表,再关总开关,然后再打流量表小开关,放出余气,再关好流量表。   

八、清洁口鼻,恢复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九、注意事项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在呼吸衰竭时,应该低浓度吸氧。(35%)

2、吸氧应该用医用氧气,不可使用工业氧气。

3、鼻塞和鼻导管吸氧时,高流量吸氧对局部鼻黏膜有刺激,氧流量不能大于7L/min。

生物性有害因素导致的疾病有哪些

生物性有害因素所致的疾病

生物性有害因素所致职业病包括:炭疽、布氏杆菌病、森林脑炎三种,其致病微生物分别为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

一、炭疽

炭疽是炭疽杆菌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草食动物,人接触病畜及其产品后而被感染。炭疽是我国法定职业病之一。

1、病因及发病机制

炭疽杆菌为有荚膜革兰阳性需氧芽孢杆菌。炭疽杆菌在宿主体内或含有血清的培养基上有荚膜形成。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和很强的致病性。炭疽杆菌在活的动物体内不形成芽孢。在体外,暴露于充足氧气和适当温度下可形成芽孢。芽孢耐受性强。细菌的繁殖体抵抗力弱,对热和普通消毒剂都非常敏感。

二、布鲁菌病

布鲁菌病,是布鲁杆菌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常见于牧区,也是我国法定职业病之一。

1、病因及发病机制

布鲁杆菌属革兰阴性短小球状杆菌,无鞭毛,不形成芽孢或荚膜,可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对人类致病的有马耳他布鲁杆菌(羊种菌)、流产布鲁杆菌(牛种菌)、猪布鲁杆菌、犬布鲁杆菌4种类型。其中,以羊种菌致病力最强,也最常见。该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但对日光、热、常用消毒剂很敏感。

本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细菌、毒素、变态反应均不同程度地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本病病理变化广泛,受损组织包括几乎所有的器官和组织.以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的病变最为显著。可引起菌血症、败血症或毒血症。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内生长繁殖的病原菌多次进入血流,使临床症状反复加重,形成波浪式热型。

三、职业性森林脑炎

森林脑炎,又名蜱传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经硬蜱媒介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劳动者在森林地区从事职业活动中,因被蜱叮咬而感染的森林脑炎,即为职业性森林脑炎。

1、病因及发病机制

森林脑炎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其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及抵抗力均类似乙脑病毒。该病毒耐低温,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不强,对高温和消毒剂敏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大多数患者呈隐性感染或临床表现轻微。本病的病理变化与乙脑相似,神经系统出现广泛的炎症病变。神经细胞有变性、坏死和脑组织软化灶等,病变涉及大脑、间脑、脑干、脊髓,重者可波及延髓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拓展资料:

一、生物性有害因素

生物性有害因素是存在于生产原料和生产环境中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存在有害影响的一类生物因素,包括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及动植物、昆虫等及其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生物性有害因素会造成多种危害,但主要是对职业人群健康的损害。

二、生物性有害因素导致的生物危害

由生物性有害因素导致的疾病称为生物危害。生物危害分为五类:①职业性细菌传染病,如炭疽、布氏菌病等。②职业性病毒传染病,常见的有森林脑炎、口蹄疫、狂犬病等。③职业性真菌病,如放线菌病、皮肤真菌病等。④职业性螺旋体传染病,如钩端螺旋体病。⑤职业性寄生虫病,常见的有包囊虫病、绦虫病、钩虫病等。这类职业性传染病往往与非职业性传染病同时存在,具有地区性。

生物性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的损害,除引起如炭疽、布氏菌病、森林脑炎等职业病之外,因病原体不同,也可引起鼠疫、口蹄疫、挤奶工结节、牧民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尤其是近年流行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猪链球菌病等新的传染性疾病,对禽、畜类相关行业职业人群的健康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资料链接:百度百科--生物性有害因素

胸膜炎怎么治疗

 胸膜炎的治疗视其病因而定。细菌感染所致者,应给予抗生素治疗。病毒感染所致者,无需抗感染治疗。自身免疫疾病所致者,治疗基础疾病可使胸膜炎消退。

1.西医药治疗:

①抗生素治疗

A.抗结核药物治疗:适用于结核性干性或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异烟肼每日300毫克、或利福平每日坝毫克、或乙胺丁醇每日0.75--1克,一次顿服,连续服药3个月。链霉素每日0.75--1克,肌注,1--2月,与口服药交替使用,总计疗程6--9月。

B.非结核性胸膜炎:应针对原发病(如感染、肿瘤等)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

C.化脓性胸膜炎或结核性脓胸伴感染者:青霉素C每日160--320万单位,分4次肌注,并可于胸腔内再加注807单位。

②缓解疼痛:口服阿司匹林0.6克或消炎痛50毫克,1日3次,或可待因15--30毫克,1日3次。

③胸腔穿刺抽液:适用于渗出性胸膜炎胸腔大量积液,有明显呼吸困难,或积液久治仍不吸收者。每次抽液量不宜超过1000毫升,每周2-3次。

④激素治疗:与抗结核药物联用,对消除全身毒性症状,促进积液吸收,防止胸膜增厚黏连,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可用强的松15--30毫克,分3次口服,待全身症状改善,积液明显吸收减少时,可逐渐减量,一般用药4--6周。

2.中医药治疗:

①邪犯胸肺:恶寒发热,咳嗽痰少,胸胁刺痛,口苦咽干,舌红苔薄,脉弦数。

治法:和解清热,理气通络。

方药:瓜蒌、猫瓜草各30克,柴胡、赤白芍各15克,黄芩、半夏、枳壳、桔梗、桑白皮各10克,甘草6克。

②饮停胸胁:咳唾引痛,呼吸困难,咳逆喘息不能乎卧,舌苔白腻,脉沉弦。

治法:逐水祛饮。

方药:百部30克,瓜蒌、茯苓各15克,葶苈子11克,桑白皮、苏于、陈皮、半夏、椒目、薤白、橘红各10克,甘草6克。

③痰淤互结:胸痛胸闷,呼吸不畅,迁延经久不已,舌紫暗、苔白,脉弦。

治法:化痰活血,理气和络。

方药:意苡仁30克,瓜蒌、赤芍、茯苓各15克,旋复花、苏于、杏仁、半夏、香附、陈皮、枳壳、路路通各10克,制乳没各6克(包煎)。

④阴虚内热:呛咳少痰,口干咽燥,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

方药:沙参、麦冬、玉竹、花粉、百部各15克,太子参13克,桑白皮、地骨皮、功劳叶、银柴胡、广郁金、杏仁各10克,川贝粉6克(冲服)。

第二.预防与调养

l.注意休息,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饮食。

2.治疗应坚持、彻底。

祝你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