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三年级《一块奶的酪》大家争先恐后赶到运粮地点,抢着抬大的,搬重的,谁也不愿偷懒,是因为什么?

是因为蚂蚁队长是一位有纪律性,有原则,不让偷嘴,然后以身作则的好队长。

课文中当奶酪渣掉在地上时,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违犯不许偷嘴的禁令。蚂蚁队长心中一时无法抉择,于是心烦地让蚂蚁们消失在草丛中。

独自面对奶酪渣的蚂蚁队长此时偷偷吃掉便不会被发现,但是最后蚂蚁队长决定:让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它,也因为如此,大家看到队长起了带头作用,所以谁也不愿偷懒。

扩展资料:

这篇课文叙述了蚂蚁队长在搬运食物时抵制奶酪渣的诱惑,不搞特权,把奶酪渣让给了年龄最小的蚂蚁的事,赞扬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爱弱小的品质,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总写蚂蚁队长对搬运粮食的蚂蚁下令不许偷嘴,自己也不例外。

第二部分(第4-12自然段):面对一块奶酪渣的诱惑,蚂蚁队长以身作则,遵守纪律,让最小的蚂蚁吃掉了那块奶酪渣。

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蚂蚁们干劲更足,终于把奶酪搬回了洞里。

一块奶酪主要讲了什么事?

该文围绕一块奶酪,讲述了一位以身作则的蚂蚁队长的故事。蚂蚁队长下令“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当大家齐心协力搬运一块诱人的奶酪时,不小心拽掉了奶酪的一角。大家都非常渴望得到奶酪渣子,包括蚂蚁队长。最后蚂蚁队长两次忍住不偷嘴,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吃掉奶酪渣。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爱弱小的精神感动了大家,大家的干劲更足了。

扩展资料:

《一块奶酪》是三年级上册语文中的一篇课文,文章作者辛勤,男,笔名良驽,木兰。云南昆明人。1939年9月7日生于昆明一户农家茅屋。

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儿童短篇小说集《装在葫芦里的故事》,儿童中长篇小说《绿孔雀与金角龙》、《替身演员》、《小哥俩猎虎》、《鬼谷》、《魔匣》等。

11课的一块奶酪的每个自然的段意是什么

课文《一块奶酪》段意及段意如下: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总写蚂蚁队长对搬运粮食的蚂蚁下令不许偷嘴,自己也不例外。

第二部分(第4-12自然段):面对一块奶酪渣的诱惑,蚂蚁队长以身作则。

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蚂蚁们干劲更足,终于把奶酪搬回了洞里。

一块奶酪,写主要内容是什么?

讲述了蚂蚁队长召集小蚂蚁们搬运奶酪时,不小心拽掉了奶酪一角。最终蚂蚁队长战胜了自己想偷嘴的心理,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了奶酪。

蚂蚁队长:

心理变化历程:心里七上八下——恼火——犹豫——决定

行为:盯着奶酪渣子——下令休息——让大家分散开——下令小蚂蚁走到草丛中——下令小蚂蚁们回来——命令年龄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

小蚂蚁:放下奶酪,却不走开——依旧不动,眼睛望着别处,心却牵挂着奶酪渣子

扩展资料

蚂蚁队长第一次下命令是想让蚂蚁们离开,自己吃了这点儿奶酪渣,因为他实在抵制不了美食的诱惑。可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决定把这点儿奶酪渣留给年龄最小的蚂蚁吃。从这里可以看出蚂蚁队长具有抵制诱惑的勇气,能够以身作则,也反映了蚂蚁队长关爱弱小的品质。

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总写蚂蚁队长对搬运粮食的蚂蚁下令不许偷嘴,自己也不例外。

第二部分(第4-12自然段):面对一块奶酪渣的诱惑,蚂蚁队长以身作则,遵守纪律,让最小的蚂蚁吃掉了那块奶酪渣。

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蚂蚁们干劲更足,终于把奶酪搬回了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