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医学经典诵读ppt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本能论》),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什么?

中医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没有理论”基础上的,这种就叫做“道法自然”!你看非洲的狲猴吃了难以消失或有毒的植物,它们会去啃食天然木炭,这就是“中医”的理论基础!首先人是动物,他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这是一种本能!中医理论的源泉来自于《易经》理论,象什么“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五脏六腑”、人的“上中下三焦”,这些理论找起源头来,都要到《易经》里面去找论据!《易经》之道就是“道法自然”,所以中医理论就是建立在“道法自然”基础上的一门学科。我们人类知道我们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中医就是我们人类需要的东西,它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因为我们人类首先是动物!

有没有丹道道教的师傅 能不能帮我这个解释一下底漏是什么意思,脑漏是什么意思,不懂勿回

修炼内丹之士,一定绕不过任督二脉,因为在内丹修炼的过程中,任督二脉为药物运行的途径,内经图所谓的羊车、牛车、鹿车,尾闾下关、夹脊中关、玉京上关,鹊桥、十二重楼、绛宫、丹田等,都和任督二脉关系密切。

炼丹三大要素,鼎炉、药物、火候,任督二脉,就关系到药物运行、安炉立鼎,修真之士不可不明。道教有重视科学的传统,道教养生主以祖国医学理论为基础,是故道教养生的发展和中医学的发展,关系密切。所以我们要讨论内丹学所说的任督二脉,就必须先了解中医是如何阐述任督二脉的。

一、任督二脉我国医学两大经络

属于奇经八脉,八脉分为为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中医基础理论》云“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入颅内,络脑,并由项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上唇系带处。”

督,有总督、督管、统率之义,调节阳经气血,为阳脉之海,和男子生育功能关系密切。“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行至下额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任有担任、妊养之义,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和女子生育功能关系密切。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奇经八脉的存在,《难经》认为“人脉隆盛,入于八脉”,好比“沟渠满溢,流入深湖”。奇经八脉所蕴藏的气血,就是我们的生命能量储备,为人类应对复杂的生活作好了生理准备。

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云“是故阳维主一身之表,阴维主一身之里,以乾坤言也;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以东西言也;督主身后之阳,任冲主身前之阴,以南北言也;带脉横联诸脉,以六合言也,是故医而知乎八脉,则十二经、十五络之大旨得矣。仙而知乎八脉,则龙虎升降、玄牝幽微之窍妙得矣。”

相对于十二正经来说,奇经八脉比较容易被忽视,也正因为他不为人所熟知,所以显得有些神秘。而近代武侠小说中,更是以艺术的手法神化了任督二脉的功效,有所谓“打通任督二脉,则百病不生”“功力大增”等说法,这些都是不符合实际的。

虽然说八脉属于奇经,但是仍然和人体脏腑健康关系密切,叶天士说“奇经八脉,隶于肝肾为多”,女子孕育、月水,多与冲任二脉有关;男子肾气则多和督脉有关。而肝肾之病,也会影响到奇经八脉。“肝血肾精受戕,奇经八脉乏运用之力”,所以对于奇经八脉病变的治疗,叶天士总以补肝肾为主,并侧重于填精补髓。任督二脉,其实并不神秘。

”“

中医基础知识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人们通过对矛盾现象的观察,逐步把矛盾概念上升为阴阳范畴,并用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事物的运动变化。中医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念来阐述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对立统一的相对平衡,是维持和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的失调和破坏,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

五行学说,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中医主要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运气学说,又称五运六气,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气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的学说。五运包括木运、火运、土运、金运和水运,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长夏、秋、冬的季候循环。六气则是一年四季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子。运气学说是根据天文历法参数推算年度气候变化和疾病发生规律。

脏象学说,主要研究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小肠、大肠、胃、膀胱、胆、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经络学说与脏象学说密切相关。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有沟通内外,网络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况下,经络系统功能发生变化,会呈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通过这些表现,可以诊断体内脏腑疾病。

中医基础理论

由辽宁中医学院李德新教授主讲。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为教材。本课程分为导论、中医学与古代哲学、脏象、气血精津液、经络、体质、病因、病机、养生与防治等九部分;除导论概要地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外,各章均以讲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主线。

中医诊断学

由湖南中医学院朱文锋教授主讲。本课程详细讲解了中医学中的望诊、舌诊、闻诊、问诊、脉诊、按诊等常用疾病诊断方法,并突出了中医学中所特有的八纳辨证、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及其它辨证方法、疾病诊断诊法与辨证运用等内容,最后介绍了中医病案的书写方法。

中药学

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张廷模教授主讲,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药学》为教材。本课程分为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介绍了重要的基本知识,在各论中重点讲解了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行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药、止咳平喘药、安神药、息风止痉药、开窍药、补虚药、收涩药、涌吐药和供毒杀虫药等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

山东中医药大学怎么样???

我是人文社科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当年以刚刚过专业录取线的分数进了这个专业,感觉自己十分幸运。

当你从百度等搜索看到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介绍时,肯定觉得很好,居然有两个校区,但是当你走进这个学校,你就会发现其实并不是挺好,但是等你毕业了后肯定会怀念这个地方。两个校区,本科生在长清新校区,校本部的是研究生。宿舍没空调,有风扇,夏天真的是热死。教学楼只有两栋,三教还在建,每天占教室开会的太多,想找个上自习的地方要楼上楼下跑,长清的氛围比较轻松,真的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对于一个中医类的大学来说,学习氛围不是很浓,但这种事情也要看个人,也是有很多人一直在学习的。长清校区还是挺大的,但是真正能利用的地方不多,只有两座教学楼,除去上课的,晚上占教室办活动的,想找个合适的地方上自习还是挺难的呢~随便找个没人的地方坐下,指不定一会就有人来告诉你:同学,这个座位是我的,你问我为啥不去图书馆?图书馆去了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啊,要不就是有书,要不就是有人。学校食堂的话,对我来说还是可以的,因为我对吃的没什么要求,只要不是太差就行。

学生会是真的不好,就拿我来说吧,我们部门一次日常例会的时候,部长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不要说加入学生会没有学到什么,你能学到的东西很多,比如去导员办公室值班的时候,你给老师倒水的时候,不要把杯子都倒满,要倒八分满。请问这个我要在学生会学?即使没有人教,谁会故意把水杯全部倒满?请自行脑补一下语重心长的感觉,我忍不住笑了……

从全国排名来看,近五年来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排名明显下滑。老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有很多老师上课只会念PPT、极其枯燥无味,学生上课就只是在拿个手机拍照片,课堂效率低。校园活动,大学期间有丰富的校园活动是好的,但是感觉学校并不是一个以学习为主的学校!学校教室稀缺,教学楼的教室是给学生会社团等举行活动、开会用的,餐厅是给同学们上自习用的!当然三教就要投入使用,还有二餐地下、一教地下的大学生创业基地!好,学校响应国家政策、为了有能力的同学们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可以!但是创业基地里面有几个公司会有所发展,大多数都是因为没有房租,占着地方没有作为吧!有那么多同学平时去上自习没有地方可去,那为什么不能清理去一些僵尸公司,弄出几间自习室给同学们或者学生会社团开会用呢?学校把活动分看的太过于重要,最最最想吐槽的就是党员的选拔,班长团支书肯定是党员,无论大家投票投不投你,班委也差不多都是党员,普通同学

即便是你学习成绩再好也不可能成为党员,还有一点,如果跟老师的关系够好,也可以!所以说大家可以看到自己身边好多入党的同学其实品性是有很大问题的!还有学校办事效率特别低,咱们学校是所有中医药大学中考研复试最晚开始、不接受校外调剂(我觉得这个没啥槽点!因为报考本校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分也很高!),因为报的人超级多,所以如果你不幸在最后复试的时候被刷下来,除了极少数的调剂名额,不好意思,你没有学上了!并且复试划线不科学,导致最终淘汰率很高!因为学校不是一流学校,也没有一流学科,所以我们能得到的机会 就比别人少很多!如果你还在这个学校学习的话,希望你可以加倍努力,无论这个学校的大环境怎样,你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可以利用网络学习你想学习的东西,可以多问问师哥师姐,毕竟他们是过来人,可以告诉你很多在不同的时间段可以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好自己的规划,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我身边有好多同学甚至从大一开始就为保研努力,而我那个时候还是一个只知道玩的小白!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专业课一定要好好学习,无论这个学校是不是注重学习,学习这件事情本身就是最正确的事情,如果你身边有不喜欢的人,或者对于这个学校有诸多的抱怨不满,那就请你加倍努力,让自己跳出这个圈子,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

中医基础理论是什么呢?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可分为以下四部分: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对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影响较大的哲学思想主要有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气一元论讨论的是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即世界本原于气。气是运动不息,变化不止的,其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物质世界的诸般变化均源于气的运动变化,即气化。

气一元论渗透到中医学中以说明精气是生命的本源,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气的运动必须协调、通畅才能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精气与神密切相关等等。

阴阳五行学说主要讨论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内容,阴阳学说认为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又可代表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方。阴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相互间有着交感、制约、互根、消长、转化等关系;五行学说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可按其基本属性分为五类:即金、木、水、火、土。五者之间存在着生克关系。阴阳五行学说渗透到中医学中则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和疾病的防治。

(二)中医学关于正常生命现象的理论知识

主要有气血津液、脏象、经络、形体官窍等内容。

气血津液主要阐述气血津液这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基本物质的生成、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脏象则以五脏为中心阐述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以及相关的形体、官窍、情志、液体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也包括五脏系统与自然界的关系。

经络主要阐述经络的概念和基本生理功能;十二正经概念、分布、走向与交接规律、循经路线、流注次序以及与脏腑的关系;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功能;别络、经别、经筋、皮部等内容。

形体官窍主要讨论了皮、肉、筋、骨、脉;眼、鼻、耳、口、舌的功能及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三)中医学关于疾病的理论知识

主要包括病因、发病以及病机内容。

病因讨论了外感六淫和疠气;内伤七情太过;病理产物性病因如瘀血、水湿痰饮、结石;以及过劳、过逸、饮食失宜、外伤、用药不当等病邪的性质、致病特点等内容。

发病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阴阳失去平衡协调。发病的两要素是正气和邪气。外界环境、体质和情志等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发病途径主要是外感和内伤。发病类型则包括新感即发、伏而后发、徐发、继发、复发等。

病机是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主要有: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津液代谢失常和内生五邪等;还讨论了疾病的传变与转归。

(四)中医养生和治病原则

养生即保养生命,包括强身,防病,延寿三项内容。其实施主要在于适应自然规律、重视精神调摄、加强体能锻炼、谨和寒热五味、防止病邪侵害等方面,并介绍了中医养生常用的方法。

治疗原则主要讨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具体的治疗方法:如早治防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气血、调理脏腑以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