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怎样在excel中制作现金流量表

excel中制作分析现金流量表的步骤:增加一张工作表,并将其命名为“现金流量项目综合分析”;制作一个斜线表头:选中单元格“A2:A3”,将其对齐方式设置为合并后居中,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格式刷】,再选中区域“B2:D3”;选中区域"A2:A3",按下【ctrl】+【1】组合键弹出【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切换到【边框】选项卡,在【线条】组合框中【样式】列表框中选择合适的线条样式,在【边框】组合框中单击箭头所指按钮,如图单击【确定】,回到文本中,可以看到在单元格中插入了一条斜线;在【插入】下【文本】工具里,点击【文本框】,选择横向文本,在斜线上方输入文本“项目构成”,下方输入“企业活动”;在“B2:D3”中分别输入“现金收入小计”、“现金支出小计”和“现金流量净额”,在“A4:A6”中输入企业活动项目,进行相应的格式设置;将数据导入到表格中;

小企业会计准则 现金流量表(自动生成)模板

制作过程:

填写制表人,公司基本信息。例;

2.制作报表目录,例;

3.录入信息序号1、2;

4.录入后勤支出;

5.录入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即可。

excel现金流量表自动生成模版

制作步骤如下:

一、录入数据。FV的计算需要三个变量,分别是每期现金流(即年金数额)、期数(可为日、月、季、年)、利率(可为日、月、季、年)。如图所示,年金数额为100,期数为5,利率为10%。

二、调用公式。在excel的菜单栏可以调用“公式”,选择“财务”公式,在下拉列表中选中FV项,即可弹出录入数据的对话框,如图所示。

三、录入公式之利率。点击Rate栏右侧的小图标,即可录入数据10%。当然也可直接在栏目中输入“E2”。

四、录入公式之期限。点击Nper栏右侧的小图标,即可录入数据5。当然也可直接在栏目中输入“D2”。

五、录入公式之年金数额。点击Pmt栏右侧的小图标,即可录入数据100。当然也可直接在栏目中输入“C2”。全部录入完毕后,点击确定即可。

利用Excel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公式及其步骤

利用Excel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公式及其步骤

现金流量表是原先财务状况变动表或者资金流动状况表的替代物。它详细描述了由公司的经营、投资与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下面是我整理的利用Excel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公式及其步骤,欢迎大家了解!

一、基本思路

根据会计理论和现金流量表的原理,反复进行理论推导,使现金流量表的各项转换成为易懂且便于操作的现金流量表公式;转换后的每项现金流量表公式由资产负债表项目、利润表项目及少量特殊业务项目组成;然后利用Excel表格将现金流量表公式链接起来:涉及到资产负债表项目和利润表的项目,已在现金流量表公式中由Excel自动生成,涉及到少量特殊业务的项目,则需要建立一个附件,最后只需完成少量特殊业务项目的填列,就能直接完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了。

二、Excel现金流量表编制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建立“现金流量表。XLS”工作簿,在工作簿内建立“资产负债表工作表”、“利润表工作表”、“附件工作表”和“现金流量表工作表”4张工作表。

第二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完成“资产负债表工作表”和“利润表工作表”。

第三步,通过分析将现金流量表的各项转换成为易懂且便于操作的现金流量表公式。

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计算公式的分析为例。在分析法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账款期初数-应收账款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应收票据期末数-预收账款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未收到现金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减少+当期收到前期核销的坏账损失”。由于当期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并不一定全部收到现金,故应减去当期净增加的应收账款后,才是当期实际收到的现金。

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加上应收账款期初数减去应收账款期末数的理论依据如下:从会计恒等式“应收账款期初数+当期借方发生额-当期贷方发生额=应收账款期末数”可知,当期实现的业务收入,只有减去应收账款净增加数,才是当期实际收到的现金,因此必须计算出当期应收账款净增加数。将上述会计恒等式进行移项得“应收账款借方发生额-应收账款贷方发生额=应收账款期末数-应收账款期初数”,而应收账款借方发生额减贷方发生额之差额既是当期应收账款净增加数,也是应收账款期末数减应收账款期初数之差额,“业务收入-(应收账款期末数-应收账款期初数)”才是实际收到的现金,也即“业务收入-应收账款期末数+应收账款期初数”,所以在计算公式中加上应收账款期初数,减去应收账款期末数。应收账款当期净增加数在会计记录难以直接取数,而在资产负债表上则可以直接查找应收账款期初数和期末数。

当应收账款符合核销条件时,可以进行核销处理,这时核销会计分录为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账款”。从该会计分录中可以看出,核销应收账款使当期的贷方发生额增加,而贷方发生额即是应收账款的收回;但核销坏账并未收到现金,故应减去当期核销的坏账。因而,当期未收到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减少,均应从业务收入中减去。

对于“加上当期收回前期核销的'坏账”的理解如下,前期已核销的坏账当期收回的,会计分录为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坏账准备”;同时,借记“现金”,贷记“应收账款”。从上述会计分录可知,应收账款期末数额并无变化,所以调整应收账款毫无意义,但确实收到了现金,故应加上当期核销的坏账。应收票据的调整与应收账款类似。

预收账款属于负债类会计科目,其贷方记载预收账款的增加数,借方记载预收账款的减少数。当期实际收到的预收账款净增加数,即是预收账款贷方发生额减去借方发生额之差额。预收账款会计恒等式为“预收账款期初数+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预收账款期末数”,因而公式中应减去预收账款期初数,加上预收账款期末数。

以上从理论上分析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的计算公式。其他现金流量表各项目计算公式的分析在此从略。

第四步,将少量特殊业务项目用“附件工作表”列示出来,并用Excel将现金流量表相关公式链接起来。

由第三步分析推导的公式,即可根据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中的相关项目对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进行设置。其中,通过分析推导的少量特殊业务项目如下:其他业务收入根据“其他业务收入”账户明细账贷方余额直接得到,增值税销项税额根据“应交税金”账户明细账销项税额项贷方余额直接得到,未收到现金的应收账款的减少根据“应收账款”账户明细账的贷方及摘要查找未收到现金的应收账款的数额,未收到现金的应收票据的减少根据“应收票据”账户明细账的贷方及摘要查找未收到现金的应收账款的数额,当期收到前期核销的坏账损失根据“坏账准备”账户明细账的贷方及摘要查找收到前期核销的坏账损失额。在公式中,各项目已同资产负债表工作表、利润表工作表相应项链接自动生成数据,只需将少量特殊业务项目的数据分别分析填列即可,这样就能直接自动生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的数据了。其他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计算公式可按上述方法分析填列。

第五步,在“现金流量表工作表”各项中设置相关公式,就能自动生成现金流量表。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企业有外币业务,就需要填列附件工作表中的“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项目。该项目实际中一般可采用倒轧的方法,即首先直接从期初、期末的资产负债表处计算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然后分别减去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的净额,最后计算出的差额就是要填列的数。企业只需按上面的过程简单地修改附件工作表中最后两行的公式即可。

这种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理论性强、适用广泛,主要适合于大、中型企业的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其使用基础是手工做账,如果把这种小软件作为模板镶嵌在已有的财务软件中,更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利用上述方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优点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经济实用,目前企业绝大多数都有电脑,而且绝大多数都使用微软的Excel电子表格,这样就无需增加新的投资;二是操作简便,财务人员只需处理好“附件工作表”中的少量特殊业务项目,就能自动生成现金流量表。但利用该方法编制现金流量表也有其缺点:其一,推导现金流量表公式,需要有牢固的会计理论、现金流量表方面的知识及较强的工作实践能力,并非所有层次的会计人员所能掌握。其二,此方法并非适合所有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实际应用此方法时,要根据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作适当的调整,因此,在“附件工作表”每项后都留有几行空行,以备调整时用。

总之,利用Excel链接相关公式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是建立在分析填列法基础上,对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的一个新的探索,相信这种方法能够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也一定会对企业今后编制现金流量表有所帮助。

;

如何使用excel制作现金流量表

用财务软件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因会计事项比较复杂,财务软件不能完全识别其分类,所以难度较大,而如果在手工识别分类的基础上再编制现金流量表则比较简单。本文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例介绍一种应用EXCEL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

一、现金流量内容分类设置

对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部分,我们可以按其项目内容设置分类代码如下表1:

二、数据采集

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都有数据导出功能,将本月会计分录导出并存成EXCEL格式文件,文件命名为“会计分录”。

新建一个EXCEL文件并命名为“现金流量”,打开此文件并建立四个数据表(SHEET),分别命名为“原始表”、“计算表”、“汇总表”和“代码对照表”。

打开文件“会计分录”,通过复制、粘贴将导出的会计分录原始数据拷贝到文件“现金流量”的“原始表”中,见表2.

不同软件导出的数据项目可能不同,但表2内列举的项目是会计分录的基本内容。一般情况下,采用默认软件的标准输出项目就可以满足需要,不用再单独设置输出文件的项目。

三、分类标识

分类标识就是按照表1“分类代码表”中现金流量项目内容及其对应的分类代码将会计分录进行手工分类。

第一步:调整会计分录

首先,将文件“现金流量”中“原始表”的数据全部拷贝到表3“计算表”中,并对会计分录做相应调整处理:涉及货币资金科目的一借一贷分录不做处理,按照分类代码直接添加;多借多贷分录分别调整处理或分析后添加代码,现示例如下:

第二步:添加分类代码

在文件“现金流量”的“计算表”中,将项目栏目中“期间”改为“分类代码”,将“凭证字号”改为“中文名称”字样,并按照目前的会计分录逐笔添加现金流量分类代码。

第三步:添加公式

添加公式的目的是将代码转换成汉字。计算表中的“中文名称”栏目内容是根据输入的代码通过EXCEL函数VLOOKUP自动替换形成的。

“分类代码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代码内容输入到文件“现金流量”的“代码对照表”中去,代码数据对应区域假定为A1:C8,在计算表“中文名称”栏目中输入公式:

公式=VLOOKUP

($B$2:$B$680,代码对照表!$B$2:$C$8,2,0)。

公式中“$B$2:$B$680”为“计算表”中分类代码的输入区域,也就是所有会计分录区域,可以根据会计分录最大月份的数据输入,或输入极大数字均可;

“代码对照表!$B$2:$C$8”为“代码对照表”分类代码的区域;

“2”是表示对应代码的中文名称所在列数;

“0”是表示输入的代码必须和代码中的数据一样才能将汉语拼音缩写转换成汉字内容。

将公式拷贝到所有中文名称栏目区域中,就会通过输入的代码直接反映出对应汉字内容。

四、汇总编制

在表4“现金流量”的“汇总表”中输入现金流量表的项目内容并做适当修改,设置成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公式“SUMIF(计算表!C2:C680,”销售“,计算表!H1:H680)”是数据统计函数,公式中的“C2:C680”是计算表中会计分录的区域,“H1:H680”是计算表中会计分录的借方区域,“I1:I680”为计算表中会计分录的贷方区域。

次月,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将本月的文件另存为一个新的文件(将月份后缀修改),同时将“合计”栏中的数据拷贝到“上月累计”栏目中(粘贴时通过选择性粘贴——数值,将计算的数据拷贝成数值型数据),再将新导出的数据拷贝到“原始表”中去,按上述程序编制新月份的现金流量表。

五、数据验算

验算分为现金流量表和经营性现金流量的验算。

现金流量表验算可以通过计算货币资金的期初、期末差额验算,经营性现金流量验算可以通过间接法验算。

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及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可以比照以上介绍的方法进行编制。总而言之,这种方法比较灵活,可对复杂会计事项做针对性处理,与每月的会计分录一一对应,事前事后调整非常方便,每月分类时,也是对会计事项重新审核,是一种有效的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