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随时更新:Excel表格中常用函数及其作用

换公司啦,职位也由玩法/系统策划改为了数值策划。专门出一篇来纪录日常会用到的Excel常用函数及其功能。

Vlookup函数

VLOOKUP函数是Excel中的一个纵向查找函数,它与LOOKUP函数和HLOOKUP函数属于一类函数。

Vlookup函数中一共有四个值:查找值、数据表、序列数、匹配条件。Vlookup函数的应用场景一般为:有一个数据量较大的表格,数据表的第一列对应着表内的很多项信息。要找到第一列的某个值对应表内的某个数值。

查找值为数据表第一列的某个值,数据表就是整个大的表格,序列数为数据表的某一列(一般不会是第一列)。

匹配条件为是否是模糊查找,即函数 VLOOKUP 查找时是精确匹配,还是近似匹配。如果为FALSE或0 ,则返回精确匹配,如果找不到,则返回错误值 #N/A。如果匹配条件为TRUE或1,函数 VLOOKUP 将查找近似匹配值,也就是说,如果找不到精确匹配值,则返回小于 匹配条件的最大数值。如果匹配条件省略,则默认为模糊匹配。匹配条件最好是明确指定,默认是模糊匹配!

举例:某公司新来了10名员工,入职登记表上有编号、员工姓名、年龄、职位、性别、薪酬等信息。现在要把全部员工的薪酬信息引用出来,列成薪酬表。并且保证入职登记表上的薪酬改动时,薪酬表上的薪酬也会改动。

在薪酬表上的“薪酬”一列使用Vlookup函数。以编号1为例:

查找值 为A3,即编号1。 数据表 为$A$3:$F$12,即整个A3到F12的区域。加“$”表明该引用为绝对引用,下拉时不会改变引用区域。 序列数 为6,即整个表的第6列,即“薪酬”列。 匹配条件 填FALSE,即为精确匹配。填完编号1的员工后,下拉到编号10即可。

CONCATENATE函数

功能:把多个字符文本或数值连接在一起,实现合并的功能。一般可用于若一个格内同时存在文字和引用的数字。可先将文字和引用数字分别放在不同格内,然后用函数将这几个字符串合在一起。

如何利用公式实现111222333444...一直顺延下去(连续出现n个数字)

在起始E1填入“1”。第二格E2开始写入公式。

1.COUNT($E$1:E1),计算所写公式格数到E1的距离。下拉后会变成“123456789”。

2.在COUNT函数外嵌套MOD函数。MOD(COUNT($E$1:E1),3),计算这些距离除以3所得的余数。下拉后形成120120120不停重复。

3.在MOD函数外嵌套IF函数,判断余数是否为0,若为0,则给上一格值+1后再赋予本格,不为0则直接将上一格值赋予本格。下拉后就形成了111222333......

IF(MOD(COUNT($E$1:E1),3)=0,E1+1,E1)

若想连续重复n次,则MOD函数中的除数为n即可。

MOD函数

MOD函数是一个求余函数,即时两个数值表达式做除法运算后的余数。最后得到的值即为数值除以除数得到的余数。

利用刚刚的111222333......数列,横向一行一行引用表格

现在有一个表格,有三列,需要横向引用。引用完第一行后,继续引用第二行。

先利用刚刚的公式拉一个辅助列。辅助列的格式为111222333...同一个数字连续重复n次,n取决于表格有几列。

辅助列第一行,即第一个“1”,用INDEX函数。数组为第一列,行序数为E1,即第一个“1”。注意数组对第一列的引用为绝对引用。

辅助列第二行,即第二个“1”,用INDEX函数。数组为第二列,行序数为E2,即第二个“1”。

辅助列第三行,即第三个“1”,用INDEX函数。数组为第三列,行序数为E3,即第三个“1”。

把第一行的各个列引用完后,下拉,即可获得横向引用表格。

INDEX函数

INDEX函数就是引用表格中的某个值。

数组:要引用的区域。行序数:要引用的行数。列序数:要引用的列数。

上图的例1中,数组为B1到B12的一列绝对引用,行序数为E2,E2的值为1,即B1-B12列的第一行。因为只有一列,所以列序数不用填。

excel 中函数的作用是什么

Excel 函数即是预先定义,执行计算、分析等处理数据任务的特殊公式。以常用的求和函数SUM 为例,它的语法是“SUM(number1,number2,......)”。其中“SUM”称为函数名称,一个函数只有唯一的一个名称,它决定了函数的功能和用途。利用Excel 函数编写的公式,可以方便、快速的完成所需。

简述excel中公式和函数作用

EXCEL公式是EXCEL工作表中进行数值计算的等式。公式输入是以“=”开始的。简单的公式有加、减、乘、除等计算。

函数是发生在集合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公式是单个或多个函数的结合运用。

列举以下几个例子来说明excel中公式和函数的作用:

1、零存整取收益函数PV

语法:PV(rate,nper,pmt,fv,type)。

rate为存款利率;nper为总的存款时间,对于三年期零存整取存款来说共有3*12=36个月;pmt为每月存款金额,如果忽略pmt则公式必须包含参数fv;fv为最后一次存款后希望得到的现金总额,如果省略了fv则公式中必须包含pmt

参数;type为数字0或1,指定存款时间是月初还是月末。

2、内部平均值函数TRIMMEAN

语法:TRIMMEAN(array,percent)。

array为需要去掉若干数据然后求平均值的数组或数据区域;percent为计算时需要除去的数据的比例,如果

percent

=

0.2,说明在20个数据中除去

4

个,即头部除去

2

个尾部除去

2

个。如果percent=0.1,则30个数据点的10%等于3,函数TRIMMEAN将在数据首尾各去掉一个数据。

3、日期年份函数YEAR

语法:YEAR(serial_number)。

serial_number为待计算年份的日期。

应用实例:“虚工龄”计算

所谓“虚工龄”就是从参加工作算起,每过一年就增加一年工龄,利用YEAR

函数计算工龄的公式是“=YEAR(A1)-YEAR(B1)”。公式中的A1和B1分别存放工龄的起止日期,YEAR(A1)和YEAR(B1)分别计算出两个日期对应的年份,相减后得出虚工龄。

4、字符提取函数MID

语法:MID(text,start_num,num_chars)或MIDB(text,start_num,num_bytes)。

text是含有要待提取字符的文本,start_num是要提取的第一个字符的位置(其中第一个字符的start_num为1以此类推),num_chars

指定MID从文本中提取的字符个数,Num_bytes指定MIDB从文本中提取的字符个数(按字节计算)。

参数:text是含有要待提取字符的文本,start_num是要提取的第一个字符的位置(其中第一个字符的start_num为1以此类推),num_chars

指定MID从文本中提取的字符个数,Num_bytes指定MIDB从文本中提取的字符个数(按字节计算)。

5、排序函数RANK

语法:RANK(number,ref,order)。

number是需要计算其排位的一个数字;ref是包含一组数字的数组或引用(其中的非数值型参数将被忽略);order是用来说明排序方式的数字(如果order为零或省略,则以降序方式给出结果,反之按升序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