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5ppb等于多少毫克每升?
5ppb=0.005mg/L
用单位体积(1立方米或1升)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数来表示的浓度叫质 量-体积浓度,以符号g/m3或mg/L表示。
例如,1升含铬废水中含六价铬质量为2毫克,则 六价铬的浓度为2毫克/升(mg/L) 质量-体积浓度=溶质的质量数(克或毫克)/溶液的体积(立方米或升)
扩展资料:
浓度单位的换算公式
1)、当量浓度=1000.d.质量百分浓度/E
2)、质量百分浓度=当量浓度E/1000.d
3)、摩尔浓度=1000.d质量百分浓度/M
4)、质量百分浓度=质量-体积浓度(毫克/升)/104.d
5)、质量-体积浓度(mg/L)=104质量百分浓度
6)、ppm是重量的百分率,ppm=mg/kg=mg/L 即:1ppm=1ppm=1000ug/L 1ppb=1ug/L=0.001mg/L 式中:E—溶质的克当量; d—溶液的比重; M—溶质的摩尔质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质量浓度
小数的意义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数的意义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数的意义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数学知识源于实际生活,用于实际生活。
3、通过分析、对比、概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对应思想和分类思想。
4、激发学生大胆质疑、问答,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三位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直尺、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逛过超市吗?大家在挑选商品的时候,一般看些什么?
一、看价签,引出小数
1、课前我知道了你们都挺爱逛超市的,在超市里买过食品、衣服,那么,你们买学习用品吗?我发现有一家文具店,那里的文具又好又便宜,你们想去看看吗?一会大家认真看,挑一件你们最喜欢或最需要的文具的价钱记下来,好吗?
2、看课件。
3、说说你记得都是什么?这些都是什么数?这些都是用小数表示的价钱,还能用别的方法表示吗?试一试。
4、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如果组里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困难,一会儿告诉全班同学我们一起来研究。
5、汇报:(师选择板书)
6、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这么多小数,还把他们用分数表示出来了,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小声读读,你们有什么发现吗?(独立思考)有想法了吗?快跟组里同学说一说。
7、汇报:生发现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
二、解决实际问题
1、我们初步认识了小数,除了在价签上见过小数,你还在哪见过小数?举个例子说一说。你能说一说它是什么意思吗?
2、测量。以小组为单位:(1)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2)以米为单位用小数表示出来。(3)把测量结果写在记录单上
(主要解决三位小数)
三、小结
1、有关小数你还知道些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
2、小数还有许多有趣的知识,你们还想继续了解吗?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学到这些知识呢?
小数的意义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 :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 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1、你的身高是多少?你会用小数来描述吗?
2、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并写出几个你见过的小数来。
二、探究新知(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把1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用小数表示是()元。十分之三表示其中()份,用小数()表示。
2、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其中的37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
3、1、11表示()元()角()分。
三、合作探究,当堂训练
1、用数表示下面各图中得涂色部分?(课本第2页第2题)
2、想一想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
3、自己画一方格纸,并画出0、1、0、5、0、6?
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
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五、学习收获,自我总结:
1、小组评价:你认为第几小组表现最棒,为什么?
2、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_______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的。
课后反思:(略)
小数的意义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通过练习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
2角5分 = ( )元
9分米 =( )米
7分 =( )元
135克 =( )千克
3元4角 =( )元
3分米2厘米 =( )分米
二、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 )位,计数单位是( ),小数部分最高位是( ),计数单位是( ),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
2.0.78的计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3.由2个十、7个0.1和5个0.001组成的数写作:( ),
读作:( )
4.连线题: 0.008 0.8 0.08
零点八 零点零八 零点零零八
5.判断
(1)8.76读作:八点七十六。( )
(2)4.32是三位小数。( )
(3)5.961中的6在百分位上,表示6个0.01。( )
6.一个小数,它的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2,其余各位都是零,这个小数写作( )
7.0.0302用分数表示是( )
8.下面几个数字中的9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9.26 ( )
0.926( )
0.296( )
0.269( )
三、作业布置。
1、作业本做练一练2、3题
2、完成相应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二)
小数的意义教案 篇4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针对这一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1.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在教学中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探究怎样把用“厘米”作单位的数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和把用“克”作单位的数改写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2.渗透转化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在把低级单位的数转化成高级单位的数时,先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再转化成小数的形式,渗透了转化思想。转化思想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及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直尺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导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1米有多长吗?用手势表示一下(学生用手势表示1米的长度),再看看我们使用的黑板有多长(学生估测黑板的长度)。要想准确地表示它的长度,需要进行测量。
2.量一量。
(1)以小组为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
(2)汇报结果。
组1:黑板长2米多。
组2:量出2米后还多出36厘米。
组3:量出是2.36米。
3.交代学习目标,引出新课。
师: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测量黑板的长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探究新知
(一)探究把低级单位的数转化成高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或疑问?
(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2.小组合作学习:剩余的36厘米怎样用“米”作单位来表示呢?
3.交流汇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考虑的,在探究中运用了什么思想方法。
4.归纳学生的方法。
(1)多出36厘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份就是1厘米,即1米=100厘米,1厘米=米。36厘米=米,也就是0.36米。
(2)在把36厘米转化成0.36米的过程中,先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再转化成小数的形式。
5.师生共同总结把低级单位的数转化成高级单位的数的方法:根据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先把低级单位前的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把分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并在后面加上所要化成的高级单位的名称。
6.尝试练习。
12克=千克=( )千克
500克=千克=( )千克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既能使学生获取新知,又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还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快乐,从而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浓厚。
分数乘法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分数乘法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分数乘法教案 篇1
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习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究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原理,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加减运算题。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先通分,再进行分子与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并注意更正学生的错误和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
二、讲授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运算:分数乘法,让学生想一想什么是分数乘法?
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板书例题,让学生想一想如何计算?
学生列出算式3×=,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如何计算整数乘以分数?
教师提问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1:3×==;学生2:3×====……)
教师和学生总结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2页涂一涂,算一算,2个的和是多少?
让学生熟练计算,教师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计算方法。
做课本试一试1、2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
3×==3×====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整数乘以分数,只把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教学反思:
分数乘法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相关计算;使学生能分辨清楚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 回顾、整理、练习、订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找准单位1,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正确、独立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出示:我们学校的图书室里有故事书400本,连环画是故事书的 ,作文书是连环画的 。学校图书室里有有多少本作文书?
1、学生独立解决。
2、汇报交流做法。
3、提示课题:分数乘法的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让学生说一说这个单元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小组内说一说,适当的时机师生进行点评)
2、展示自己整理好的分数乘法的知识。
3、小组合作,优化整理。(课件演示)
分数乘整数
求几个相同分数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一个数乘分数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加、乘减及乘法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
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 b.c;
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a.c+b.c=(a+b)。c
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是多少。
2、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关系式:单位1的量(一个数)问题所对应的几分之几=所求问题
三、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分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3、(1)骆驼驼峰中贮藏的脂肪,相当于体重的 ,一头体重225千克的骆驼,驼峰里含有多少脂肪?
(2)一头体重225kg的骆驼,驮着比它体重还多 的货物。它驮着的货物重多少千克?
4、(1)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 ,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2)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的这批煤的 ,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3)食堂运来24吨的煤,第一次用去 ,第二次用去的是第一次的2倍少3吨,第二次用去多少吨?
四、课堂小结。
分数乘法教案 篇3
设计说明
1.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
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能加深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本设计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通过分一分、算一算等活动,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体会“分数乘整数时,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的道理。
2.实现数学学习的个性化。
本设计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联系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究计算方法,极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产生了多种算法,让学生通过尝试、感悟、体验、探索,总结出“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这一最优的计算方法。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理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彩色纸 剪贴画 长方形纸条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复习引入,提出问题
1.把8+8+8+8+8改成乘法算式。(8×5)
2.把0.5+0.5+0.5改成乘法算式。(0.5×3)
3.列式计算。
(1)5个12是多少?(12×5)
(2)12个1.5是多少?(1.5×12)
4.提出问题。
师:3个是多少,能不能用算式×3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乘法。
(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引出分数乘法问题,不仅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探究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初步感知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问题:1个
占整张纸条的,3个
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1)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获得最后的计算结果?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汇报。
预设
①图示法计算。
把一个长方形纸条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一个
,是,3份就是3个,如下图:
3个是。
②加法计算。
求3个
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相加的和是多少。
列式:++==。
③乘法计算。
通过尝试计算,发现结果和其他算法的结果相同,说明几个相同分数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计算。
×3=++===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学生完整表述计算过程)
师:同学们真厉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法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的两步应用题。
2、发展学生思维,侧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根据多几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找出所求量的对应分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谁是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
(1)一块布做衣服用去。(2)用去一部分钱后,还剩下。
(3)一条路,已修了。(4)水结成冰,体积膨胀。
(5)甲数比乙数少。
2、口头列式:
(1)32的是多少?(2)120页的是多少?
(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降低了多少分贝?
(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
3、你能把口头列式计算中的第(3)(4)题合并成一道题吗?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例4,并指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
用题。
二、新授
1、教学例2
(1)运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寻找解题方法。
(2)让学生说出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哪一个是表示单位1的量?让后把线段图表示完整。
(3)四人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并列式计算。
解法一:80-80=80-10=70(分贝)
(4)鼓励学生根据题意、结合线段图,想出第二种解答方法。
解法二:80(1-)=80=70(分贝)
(5)学生讨论两种解法的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第一种思路是从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量。
2、巩固练习:P20做一做
3、教学例3
(1)读题理解题意后,提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表示什么意思?(组织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将句子转化为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多跳的次数是青少年每分钟心跳次数的。着重让学生说说谁与谁比,把谁看作单位1。
(3)出示线段图,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例2的解题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全班交流两种解题方法。
解法一:75+75=75+60=135(次)
解法二:75(1+)=75=135(次)
4、巩固练习:P21做一做(列式后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三、练习
1、练习五第2、3题: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关键句子分析,找到谁与谁比,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
2、练习五第3、4题:学生依据例题引导的解题方法,独立完成3、4题。
四、布置作业
练习五第7、8、9、10题。
教学追记:
例2和例3都是在理解和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教学中,我依然依据教学例1时教给学生的解答步骤进行分析解答,找出单位1,并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紧扣线段图,直观地理解题意,并引导学生从数量和分率两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但本堂课,老师讲解的部分似乎多了一些,留给学生讨论、练习的时间稍为稀薄。
请问化学浓度里的ppm、ppb、ppt是什么意思?
PPb是part per billion的缩写,系表示液体浓度的一种单位符号.一般读作1/10亿,十亿分之一,即10的负9次方的代表符号,是1‰ppm.
10的-9次方数量级,比较小的单位,类似的还有ppm,ppt等,分别是-6次和-12次.
此类名称是根据具体情况表达为不同的标准化的量:
ppm 10(10的负6次方)相当微克级
ppb 10(10的负9次方)相当纳克级
ppt 10(10的负12次方)相当皮克级
表达溶液浓度时,1ppm即为1ug/mL;表达固体中成分含量时,1ppm即为1ug/g或1g/t.1ppb为1ppm的千分之一.
ppm part per million 百万分之……
ppb part per billion 10亿分之……
ppt part per trillion 万亿分之……
part per thousand 千分之……
PPm PPb PPt单独拿出来,不能说是单位,就象%一样,不是单位.
使用的时候可以,可以定义为v/v n/n m/m g/l g/m3 等等.
PPm 是10的-6次方
PPb是10的-9次方
PPt是10的-12次方
ppm ——part per million,即百万分之一,是一个无量纲量,如果想知道ppm是何种含义,还需了解是体积比还是质量比或重量比.1ug/ml 是质量/体积比,如果溶液的密度是1 g/ml,则1ug/ml 相当于1ppm;如果溶液密度不是1 g/ml,则需要进行换算.对于气体而言,会更复杂一些,因为气体混合时,在多数压力温度下,各组份的变化不是理想的.
浓度及浓度单位换算
1ppm=1000ppb
1ppb=1000ppt
ppm即:mg/L(毫克/升)
ppb即:ug/L(微克/升)
ppt即:ng/L(纳克/升)
(一)、溶液的浓度
溶液浓度可分为质量浓度(如质量百分浓度)和体积浓度(如摩尔浓度、当量浓度)和当量浓度三类.
1、质量百分浓度
溶液的浓度用溶质的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分率表示的叫质量百分浓度,用符号%表示.
例如,25%的葡萄糖注射液就是指100可注射液中含葡萄糖25克.
质量百分浓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2、体积浓度
(1)、摩尔浓度
溶液的浓度用1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摩尔数来表示的叫摩尔浓度,用符号mol表示,例如1升浓硫酸中含18.4
摩尔的硫酸,则浓度为18.4mol.
摩尔浓度(mol)=溶质摩尔数/溶液体积(升)
(2)、当量浓度(N)
溶液的浓度用1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当量数来表示的叫当量浓度,用符号N表示.
例如,1升浓盐酸中含12.0克当量的盐酸(HCl),则浓度为12.0N.
当量浓度=溶质的克当量数/溶液体积(升)
3、质量-体积浓度
用单位体积(1立方米或1升)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数来表示的浓度叫质量-体积浓度,以符号g/m3或mg/L表示.
例如,1升含铬废水中含六价铬质量为2毫克,则六价铬的浓度为2毫克/升(mg/L)
质量-体积浓度=溶质的质量数(克或毫克)/溶液的体积(立方米或升)
4、浓度单位的换算公式:
1)、当量浓度=1000.d.质量百分浓度/E
2)、质量百分浓度=当量浓度E/1000.d
3)、摩尔浓度=1000.d质量百分浓度/M
4)、质量百分浓度=质量-体积浓度(毫克/升)/104.d
5)、质量-体积浓度(mg/L)=104质量百分浓度
5、ppm是重量的百分率,ppm=mg/kg=mg/L
即:1ppm=1ppm=1000ug/L
1ppb=1ug/L=0.001mg
式中:E—溶质的克当量;
d—溶液的比重;
M—溶质的摩尔质量;
(二)、气体浓度
对大气中的污染物,常见体积浓度和质量-体积浓度来表示其在大气中的含量.
1、体积浓度
体积浓度是用每立方米的大气中含有污染物的体积数(立方厘米)或(ml/m3)来表示,
常用的表示方法是ppm,即1ppm=1立方厘米/立方米=10-6.除ppm外,还有ppb和ppt,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1ppm=10-6=一百万分之一,
1ppb=10-9=十亿分之一,
1ppt=10-12=万亿分之一,
1ppm=103ppb=106ppt
2、质量-体积浓度
用每立方米大气中污染物的质量数来表示的浓度叫质量-体积浓度,单位是毫克/立方米或克/立方米.
它与ppm的换算关系是:
X=M.C/22.4
C=22.4X/M
式中:
X—污染物以每标立方米的毫克数表示的浓度值;
C—污染物以ppm表示的浓度值;
M—污染物的分之子量.
由上式可得到如下关系:
1ppm=M/22.4(mg/m3)=1000.m/22.4ug/m3
例1:求在标准状态下,30毫克/标立方米的氟化氢的ppm浓度.
氟化氢的分子量为20,则:
C=30.22.4/20=33.6ppm
例2、已知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为5ppm,求以mg/Nm3表示的浓度值.
二氧化硫的分子量为64.
X =5.64/22.4mg/m3=14.3mg/m3
3、在土壤、动植物、固体废弃物中ppm、ppb与质量含量换算:
1ppm=1mg/kg=1000ug/kg
1ppb=1ug/kg=10-3mg/kg
1mg/kg=1ppm=1000ug/kg
1ug/kg=1ppb=10-3ppm[2]?
简单的说:1ppm=1mg/kg=1mg/L=1×10-6
常用来表示气体浓度,或者溶液浓度.
ppm是英文parts permillion的缩写,译意是每百万分中的一部分,即表示百万分之(几),或称百万分率.
如1ppm即一百万千克的溶液中含有1千克溶质.ppm与百分率(%)所表示的内容一样,只是它的比例数比百分率大而已.
在花卉生产栽培中,常常施用“微肥”和“植物激素”,这些药剂在施用时,其用量甚微,每千升的容量中只含有几毫克甚至更少,故用“ppm”来表示.
PPb是partsperbillion的缩写,系表示液体浓度的一种单位符号.一般读作1/10亿,即10^9的代表符号,是1‰ppm.
10的-9次方数量级,比较小的单位,类似的还有ppm,ppt等,分别是-6次和-12次.
此类名称是根据具体情况表达为不同的标准化的量:
ppm10-6(10的负6次方)相当微克级
ppb10-9(10的负9次方)相当纳克级
ppt10-12(10的负12次方)相当皮克级
10的负6次方就是10的6次方分之一,就是100万分之一
10的负7次方就是10的7次方分之一,就是1000万分之一
10的负8次方就是10的8次方分之一,就是1亿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