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百度文库

“百度文库”是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开放平台。在这里,用户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涉及课件,习题,考试题库,论文报告,专业资料,各类公文模板。法律文件,文学小说等多个领域的资料,不过需要扣除相应的百度积分,平台所累积的文档,均来自热心用户上传。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用户通过上传文档,可以获得平台虚拟的积分奖励,用于下载自己需要的文档.下载文档需要登录,免费文档可以登录后下载,对于上传用户已标价了的文档,则下载时需要付出虚拟积分.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df、txt文件格式。

详情点击

能帮我想一句古代名言概括关于中国文化的PPT吗?

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 秋瑾

人生是一场无休、无歇、无情的战斗,凡是要做个够得上称为人的人,都得时时向无形的敌人作战。 罗曼·罗兰

我们的生命虽然短暂而且渺小,但是伟大的一切都由人的手所造成。人生在世,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崇高的任务,那就是他的无上的快乐。 屠格涅夫

人生活的世界上好比一只船在大海中航行,最重要的是要辨清前进的方向。 潘菽

永远得不到安宁,永远得不到满足,老是追求着永远得不到的东西,情节、计划、忧虑和烦恼永远萦绕在脑际——不管这是多么离奇,有一点是明白无误的:那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一个人就是在这种力量的驱使下去制订人生计划的! 狄更斯

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服务。我们在世的短暂的一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服务更好的了。 爱迪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

培根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高尔基

有很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成功代价的。

莫扎特

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 列宁

神圣的工作在每个人的日常事务里,理想的前途在于一点一滴做起。

谢觉哉

一个不注意小事情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大事业。

卡耐基

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

列宁

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底意志。

高尔基

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 歌德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的旅途。

巴斯德

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易卜生

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浸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望有所成就。 黑格尔

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

马尔顿

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

巴斯德

我不如起个磨刀石的作用,能使钢刀锋利,虽然它自己切不动什麽。 贺拉斯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丘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曹植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王阳明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吕坤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

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 钱三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托尔斯泰

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 罗曼·罗兰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塌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李大钊

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

巴尔扎克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的本身-- 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 爱因斯坦

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作某种事情的,无论代价多麽大,这种事情必须作到。

居里夫人

一个人应当一次只想一件东西,并持之以恒,这样便有希望得到它。但是我却什么都想,结果是什么也抓不着。每次我都发现,当一个所追求的东西唾手可得时,我正在追求别的东西。太晚了。 安德鲁·加德

追上未来,抓住它的本质,把未来转变为现在。

车尔尼雪夫斯基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奥斯特洛夫斯基

科学家的天职叫我们应当继续奋斗,彻底揭露自然界的奥秘,掌握这些奥秘便能在将来造福人类。 约里奥.居里

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 车尔尼雪夫斯基

未来是光明而美丽的,爱它吧,向它突进,为它工作,迎接它,尽可能地使它成为现实吧! 车尔尼雪夫斯基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高尔基

甘共苦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 ———严文井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学诚

善于想,善于问,善于做的人,其收效则常大而且快。 ----- 谢觉哉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波罗果夫

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 -----达 · 芬奇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伏尔泰

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 -——约翰森

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 ——高尔基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郭沫若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培根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 ——巴甫连柯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刘向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严如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选择作者如同选择朋友。 ——W·狄龙

任何时间皆可读书,不需桌椅器具,不需约定时间地点。 ——J·艾肯

先读最好的书,否则你根本没有机会去读了。—— H· D梭罗

要多读书,但不要读太多的书。—— B·富兰克林

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象。—— W·哈兹里特

有些人为思想而读书—罕见;有些人为写作而读书—常见;有些人为搜集谈资而读书,这些人占读书人的大多数。 ——C· C·科尔顿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歌德

每个有知识的人,应该在自己的一生中,好好读上8-10本书。究竟该读哪些书?若想了解这点,那至少得读上15000本才行。 ——巴比达

仅在字母、文字和书页中浏览一番——这不是读书。

阅览和死记——也不是读书。

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感,对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会贯通,并使之付诸实现。 ———巴金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轲

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 --------鲁 迅

动则生,静则乐。 ------杨万里

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 ------张闻天

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 ------庄 周

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 -------瞿秋白

得其志,虽死犹生,不得其志,虽生犹死。 -------无名氏

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 ------胡 宏

我总觉得,生命本身应该有一种意义,我们绝不是白白来一场的。 ------席慕蓉

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实实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到了蓦然回首的那一瞬间,生命必然给我们公平的答案和又一次乍喜的心情,那时的山和水,又回复了是山是水,而人生已然走过,是多么美好的一个秋天。 --------三 毛

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是幸福的。 -------佚 名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是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吕凯特

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巴 金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 ------弗洛姆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肖伯纳

人生就像奕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 -------弗洛伊德

什么是社会学.ppt

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社会学学科可以使我们超越仅局限于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的观念——即认为社会成员、构成该社会的群体和机构以及改变社会的力量均享有共同价值观念。有很多方式可以研究社会与社会互动。或许,介绍社会学学科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首先看看它的研究方式——它处理问题的特殊手段。 1、社会学的研究方式 在研究社会与社会互动时,社会学尽量保持科学性。这就是说,社会学并不将自己的研究建立在依靠洞察力和无确凿根据的信念或道听途说的基础之上。纵观历史,众多智者对于人与社会的关系都有所评论。莎士比亚的戏剧、伏尔泰的文章、狄更斯的小说——都有对于人类关系及社会系统的精辟见解。民谣谚语诸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酒店老板爱酒鬼,可自己的女婿要除外”等等,都包含了许多智慧。但是对于社会学家来说,无论他们多么愿意相信这些观点,他们却不能将这些观点作为理解与解释社会的坚实基础。他们只能依赖于科学证据,而这些证据是通过对人类生活的系统研究获得的。 社会学家总是尽可能地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技术,比如生物学、物理学的技术。他们常常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像其他科学家一样,社会学家在提出问题、得出结论时努力做到客观性——不受感情、偏好之影响。正是在这样一种科学方法的意义上,使社会学区别于诸如文学、宗教、哲学等非科学的人文学科。社会学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出一种完善的科学知识体系,以解释、并在某些情况下预测社会事件。 当然,在研究活生生的人时,要想做到不受影响、无偏差,是不容易的。在社会学中运用科学的方法,也存在很多问题。人类区别于石头、星星、或分子,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个人兴趣。事实上,社会学家在其主观方面,是有感情、有道德的,这限制了他们研究什么和怎样进行研究。比如,社会学家不能为了检验其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而限制儿童的爱,或限制儿童与他人接触。他们不能为了观察人们的反应或人们的宽容度而去发动战争。他们也不能撤掉现存的社会机构,以观察失去了这些机构社会将如何运作。 由于人类与自然科学家所研究的对象是如此之不同,很多社会学家便对自然科学的方法予以修正。这些社会学家相信,社会学事实的发现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对于调查方法认识。 绝大多数社会学家已趋于达成这样一种认识,即仅仅靠“硬科学”或自然科学的方法是不足以认识人类社会的经验的。有很多社会学的工作反映了人文科学,特别是哲学的视角。这样一种交叉的视角,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使得社会学成为今天的一个令人兴奋和憧憬的研究领域。 3、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 与系统研究物质世界的自然科学不一样,社会科学是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与人类行为。在使用方法上,社会学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社会学也与其他社会科学相关,因为其研究主题有相互重叠之处。社会学与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的分野常常并不清晰。例如,对于收入低于贫困线的城市居民问题的研究可以被称做是城市社会学、家庭经济学或城市政治学。但是,界限确实存在,对于社会学的精确的描述,需要了解其他各门社会科学。 经济学研究的是商品与服务的生产、分配、消费的方式。经济学与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的共同领域就是研究经济行为的社会基础。金钱并不会自动地流入和流出银行,也不会听从于非人格力量的指挥。是人们在存钱,是他们做出就业、为子女教育存钱,或购买房屋的社会决定。也正是人们在取钱,他们或是想要自立门户做买卖而不是听从于老板的指挥;或者他们想要买一件皮大衣,因为上周他们的邻居就买了一件;或者因为他们失业了。另一个联系是许多社会行为的经济基础。社会学家认识到,经济和物质利益对于社会运转有很大的影响。 政治科学研究政府与政治权力的使用。政治学的学生考察在政府体制背后的观念、政治的操作过程。在另一方面,社会学对于政治行为(人们参与政治运动或支持政党的原因)以及政治制度与其他社会制度的关系更感兴趣。近年来,政治学与社会学在方法、研究主题、概念上越来越密切,甚至越来越难以找出两者的确切分野。 历史学考察过去,试图找出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含义。历史分析已从过去的研究人与地点变成了探索更为广泛的一定期的社会趋势。反过来,社会学家从历史的考察中获得了很多东西。例如,社会学家用19世纪西方国家工业化的社会后果与今日非洲、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趋势相比较,就是得自历史的研究。本书常用一些历史资料来对比很多今天的社会事件。 心理学主要是考察人类的精神过程。心理学家研究这样一些心理活动,如推理、动机、理解、做梦和创造力,也研究精神病、精神冲突和各种情感状态。心理学与社会学有很大区别,因为它关注的是个人的经历而不是社会群体。但是,社会心理学――它研究的是人格、行为如何受到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与社会学联系密切,两个学科在知识和方法上也是互通的。近来社会心理学家所做的一些工作就是一个例证,参见社会学之窗:“常识还是科学的判断?” 人类学是研究世界各地、各个时期的人类进化与人类文化的。体质人类学集中于研究人类的生理进化和今日世界各民族的体质差异。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现代化以前的社会(有时称“前工业社会”)的文化与发展。而社会学则主要关注于现代文明。社会学家借用很多文化人类学的概念与方法,然而,在一些学院和大学,这两个领域是合为一个系的。 人类学面临着其固有的局限性,可供研究的现代化以前的社会已经不多了,而且几乎已找不到未与现代文明接触过的社会了。这就是20世纪的人类学家已将其研究领域扩大,包括了现代社区与社会的原因之一。于是,它们使其研究领域在主题上更接近于社会学了。

公司的企业文化PPT怎么做?

1.你要会做PPT。2.打上公司的标示,将企业文化的几个重点做进去。3.最好再附公司企业的宣传片。希望对你有帮助。

美国的历史文化ppt

1607殖民时期以前

在四万多年前,有一批来自亚洲的流浪者,经由北美到中南美洲,这些人就是印第安人的祖先。当哥伦布到达他认为的新大陆时,居住在美洲的印第安人, 约有3,000万,其中有大约2000万人住在现在的加拿大和美国中北部, 其余绝大部分住在现在的墨西哥和美国南部。大约1万年前,又有另一批亚洲人, 移居到北美北部,这是后来的爱斯基摩人。而最早到美洲的白种人大概是维京人,他们是一群喜好冒险的捕渔人,有人认为他们在1,000年前曾到过北美东海岸。

1607~1753殖民时期

1607年,一个约一百人的殖民团体, 在乞沙比克海滩建立了詹姆士镇,这是英国在北美所建的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 在以后150年中,陆续涌来了许多的殖民者,定居于沿岸地区,其中多来自英国,也有一部分来自法国、德国、荷兰、爱尔兰和其他国家。18世纪中叶,13个英国殖民地逐渐形成, 他们在英国的最高主权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议会。这13个殖民区因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各地经济形态、政治制度与观念上的差别。

1754~1783独立运动

费城独立厅: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于此签订

18世纪中叶,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与英国之间,已有了裂痕。殖民地的扩张,使他们产生某种自觉,自觉到英国的迫害,而萌生独立的念头。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反英国殖民者倾销。 1774年,来自13州的代表聚集在费城,召开所谓第一次大陆会议,希望能寻出一条合理的途径,与英国和平解决问题。然而英王却坚持殖民地必须无条件臣服于英王,并接受处分。1775年,在马萨诸塞州莱克星顿点燃战火; 1776年5月,在费城召开第二次大陆会议,坚定了战争与独立的决心,并发表著名的《独立宣言》,提出充分的理由来打这场仗。 1777年10月,萨拉托加大捷,扭转了独立战争初期的不利的态势。此役使美国人民信心大增,并得到了国际上的支援。 1778年2月法美签订军事同盟条约,法国正式承认美国。法国、西班牙、荷兰相继参战。 1781年,约克城战役大捷,美军赢得决定性的胜利。约克敦战役后,除了海上尚有几次交战和陆上的零星战斗外,北美大陆战事已基本停止。

1784~1819新政府成立

革命的成功,使美国人民有了以立法形式表达他们政治观念的机会。 1787年,在费城举行联邦会议,会中华盛顿被推为主席,他们采取一项原则,即中央的权力是一般性的,但必须有审慎的规定和说明,同时,他们也接受一项事实,那就是全国性政府必须有税收、铸造货币、调整商业、宣战及缔结条约的权力。 此外,为了防止中央权力过大,而采取孟德斯鸠的均权政治学说,即政府中设置三个平等合作与制衡的部门,即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相互调和,制衡而不使任何一权占控制地位。 1812年,英国再度入侵刚成立的美国,史称第二次独立战争,战后美国各州更加团结。

1820~1849向西扩张

19世纪初期,数以千计的人,越过阿帕拉契山,向西移动。有些开拓者,移居到美国的边界,甚至深入属于墨西哥的领地、以及介于阿拉斯加与加利福尼亚的俄勒冈。开拓者勇敢、勤奋地向西寻求更好的生活。 1846年,美墨战争爆发,美国扩充了自己的面积。

1850~1869南北战争

引起南北战争的原因,不单是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的问题,还包括了思想上的冲突。内战暴露了美国的弱点。对这个国家的存在,作了一番考验。经过了这次考验, 美国才步向一个中央集权化之现代国家的坦途。南北之间,为奴隶问题而起争执,南方在全国政治上的主要方针,就在保护和扩大“棉花与奴隶”制度所代表的利益;而北部各州,主要是制造业、商业和金融的中心,这些生产无需依赖奴隶, 这种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冲突都是由来已久的。1860年代初期,11个南方的州脱离联邦,另组政府,北方则表示,为了统一将不惜付出任何代价。1861年,内战爆发了,这场美国人面对面的流血战,打了四年,南方遭到严重的破坏,而且留下深深的伤痕。1865年,北方战胜了,这项胜利不但显示美国恢复统一,而且从此全国各地不再施行奴隶制度。

1870~1929工业化与改革

19世纪初期,美国开始工业化,而内战之后则步入成熟阶段。在从内战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到50年时间内,美国从一个农村化的共和国变成了城市化的国家。从1890到1917年的近30年间被称为所谓“进步时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美国被卷入大战漩涡中,并且在世界上尝试扮演新的角色。

1930~1945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大萧条影响的不只是美国,世界各国都受到它的打击。经济大恐慌使上百万的工人失业,大批的农人被迫放弃耕地,工厂商店关门,银行倒闭,一片萧条。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他主张政府应拿出行动来结束经济大恐慌,新政府虽然解决了许多的困难,但美国的经济还是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苏醒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轴心国的战败、英法实力的衰退,美国和苏联成为了超级大国,世界被分成了东西方两大阵营。美苏及其各自阵营分别在军事、政治、经济、宣传各方面加紧准备,一如战时。这种状态,被称为“冷战”。

冷战时期

美国历史自1960以来,许多方面仍是战后发展的延续。经济方面除了周期性的不景气,仍旧是不断膨胀;从城市移居到郊区的人口继续增加,1970年,居郊人口超过了居城人口。1960年初期,黑人问题成为美国内部最主要的问题。 1960年代中期,许多美国人开始不满政府的对外政策。此外,由于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集中,60年代后期,生态环境的污染广受注意。70年代初期,由于能源危机而导致的经济萧条是大恐慌以来最严重的一次。7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一度复苏。但到70年代未期,又出现通货膨胀。 1976年,美国建国200周年,全国举行各项庆祝活动。美国在冷战中最终拖垮了苏联,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世界两大阵营之间意识形态的壁垒也被打破了。1981年4月12日,美国成功发射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将人类又带入另一个太空新纪元。

恐怖袭击与反恐政策

9.11事件中正在坍塌的世界贸易中心双塔

2001年发生于纽约和华盛顿的“9.11事件”对美国及全球产生巨大的影响,这次事件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事件。美国政府对此次事件的谴责和立场也受到大多数国家同情与支持;全球各地在事件后都有各种悼念活动。该事件也导致了美国的外交政策集中于对付恐怖主义威胁。美国政府开始了反恐战争和行动,在2001年10月推翻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萨达姆·侯赛因的政权,建立了伊拉克临时政府。2011年5月1日,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被美军海豹部队击毙。

编辑本段地理

位置

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位于西半球,领土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等。另有加勒比海岛屿波多黎各以及太平洋群岛北马里亚纳等海外领地。其本土北与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海岸线22,680公里。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西部沿海地区分布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中北部平原(中央大平原)温差很大,芝加哥1月平均气温-3℃,7月24℃;墨西哥湾沿岸1月平均气温11℃,7月28℃。全国最低点为死亡谷(Death Valley,-86 米),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洲的东南方,与内华达州接壤;最高点为麦金利山(Mount Mckinley,6,198 米),位于阿拉斯加州的中南部,是阿拉斯加山脉的中段。政治

宪法

始建于1793年的美国国会大厦

美国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宪政立宪共和国,有世界上最早并仍在运作的成文宪法,并经立法机构批准产生。在某些州,司法系统官员也通过多数制选举产生。1776年7月4日制定了宪法性文件《联邦条例》。1787年5月制定了宪法草案,1789年3月第一届国会宣布生效。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作为独立、统一国家的成文宪法。1865年和1870年通过的关于废除奴隶制度和承认黑人公民权利的第13条和15条修正案;1951年通过的规定总统如不能行使职权由副总统升任总统的第25条修正案。宪法的主要内容是建立联邦制的国家,各州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包括立法权;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立法、行政、司法三部门鼎立,并相互制约。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总统,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职权集中于总统一人,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不对国会负责。总统的行政命令与法律有同等效力。 总统通过间接选举产生,由选民投票选出总统“选举人”,“选举人”成立选举人团投票表决正式选举总统,任期四年。除由于二战的原因获得长达13年任期的罗斯福总统,其它总统最多连任一次。政府由内阁部长和总统指定的其他成员组成。内阁实际上只起总统助手和顾问团的作用,没有集体决策的权力。

国会

美国国会为最高立法机构,由美国参议院和美国众议院联合组成。国会的主要职权有:立法权、行政监督权、条约及官员任命的审批权(参议院)和宪法修改权。对总统、副总统的复选权等。两院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每州2名,共100名,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众议员按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名额选出,共435名,任期两年,期满全部改选。两院议员均可连任,任期不限。参众议员均系专职,不得兼任政府职务。 此外,国会可通过不需要总统签署的决议案,它们无法律作用。国会对总统、副总统及官员有弹劾权,提出弹劾之权属于众议院,审判弹劾之权属于参议院。美国设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法院、州法院及一些特别法院。联邦最高法院由首席大法官和8名大法官组成,终身任职。联邦最高法院有权宣布联邦和各州的任何法律无效。 2009年1月20日,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Barack Hussein Obama Jr。)成为美国第44任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

政府

政治体制为宪政联邦共和制(Federal constitutional republic)。美国44任(第56届)总统贝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副总统约瑟夫·拜登(Joe Biden);众议院议长约翰·博纳(John Boehner);参议院临时议长丹尼尔·井上(Daniel Ken Inouye);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John Roberts);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国防部长莱昂·帕内塔(Leon Panetta);司法部长埃里克·霍尔德(Eric Holder)。始建于1792年的白宫为总统的官邸及办公室

政党

美国有多个党派,但在国内政治及社会生活中起重大作用的只有共和党和民主党。 美国共和党 美国共和党(Republican Party)成立于1854年。1861年林肯就任总统,共和党首次执政。此后至1933年的70多年中,除16年外,共和党一直主政白宫。1933年以后,曾有艾森豪威尔、尼克松、福特、里根、老布什和小布什执政。一般在总统大选中投票给该党候选人的选民即为其党员。 美国民主党 美国民主党(Democratic Party)前身是1792年杰斐逊创立的民主共和党,建党初期主要代表南方奴隶主、西部农业企业家和北方中等资产阶级的利益。19世纪初,民主共和党发生分裂,一派自称国民共和党,后来改称辉格党。以安德鲁·杰克逊为代表的一派于1828年建立民主党,1840年正式定名为民主党。19世纪50年代末,民主党发生一次分裂,部分北方民主党人参与组建反奴隶制的共和党。1861至1885年在野。在1885至1933年的48年中,该党执政16年,先后由克利夫兰、威尔逊出任总统。1933年开始,民主党人罗斯福、杜鲁门、肯尼迪、约翰逊、卡特、克林顿,奥巴马先后当选总统执政。民主党党员是大选中投其候选人票的选民。 其他政党 美国绿党(United States Green Party)、美国改革党(Reform Part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国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等。

编辑本段外交

美国具有全球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影响力,其外交政策走向一直是世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美国现任总统—贝拉克·奥巴马

美国的外交关系规模是全世界最为庞大的。几乎所有的国家在华盛顿特区都设有大使馆和派驻大使。以色列、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日本被视为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友。只有少数国家没有与美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包括古巴、伊朗、朝鲜、索马里和苏丹。美国革命期间,美国与一些欧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说服了法国、西班牙、和荷兰协助对抗英国。在接下来的开垦年代里,美国一直在亲法或亲英两个选择间摇摆不定。当时美国对欧洲事务不愿插手,专注于北美的疆土开拓。后来以门罗主义削弱欧洲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以确保在美洲地区事务的支配权。美国的扩张政策陆续引发了与墨西哥和西班牙的战争,两战均以美国的胜利告终。在南北战争中,美国指责英国和法国支援南部分裂的美利坚联盟国、并试图占领墨西哥,但在内战结束后,美国在北美洲的主导地位就再未受过挑战。 随著国力渐增,美国开始将注意力转向海外,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开拓。为此,美国占领了太平洋的许多领土,包括夏威夷和菲律宾,迫使日本开放贸易,并与欧洲列强竞争在中国的影响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联合国的创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成为安全理事会的五名永久会员之一。 冷战期间,美国最初试图限制苏联于世界各地的影响力。为了遏制苏联,美国、加拿大和10个西欧国家共同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联合盟国对抗任何向北美和欧洲的军事入侵,后来又有14个欧洲国家陆续加入了这一共同防御联盟,包括土耳其和一些前华沙条约成员国以及部分苏联加盟共和国。出于政治上的现实考量,美国也与对抗苏联的共产主义国家结盟,例如中苏分裂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近年来,美国专注于自身的边界安全,防止非法移民和非法贩毒进入国内—尤其是针对墨西哥和加勒比海国家。美国也致力于对抗恐怖主义和避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但其主要目标仍为保护在国内外的国家利益以及公民安全。 2007年,美国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值为3020.8亿美元,增长15%。

编辑本段军事

美国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三军统帅,掌握最高指挥权。进攻性战略武器和核武器的使用权集中控制在总统手中。国家军事指挥系统由国家安全委员会、国防部及参谋长联席会议组成。 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最高决策机构,由总统领导,成员有副总统、国务卿、财政部长、国防部长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参联会主席作为军事顾问、中情局长作为情报顾问列席。国防部是总统指挥全军的办事机构,既是总统、国防部长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军事咨询机构,又是向各联合司令部发布总统和国防部长命令的军事指挥机关。参联会和三军参谋部负责拟定作战计划并具体实施作战指挥。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进一步调整军事战略,加快建立由核与非核进攻性打击系统、导弹防御系统和能迅速应付恐怖威胁的国防基础设施构成的“新三位一体”战略力量组合。美军曾在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以及1948年至1973年期间实行过义务兵役制。1973年,时任总统尼克松废除义务兵役制后,美军一直实行志愿兵役制(以雇佣方式招募兵员补充军队的募兵)至今。美国是世界第一军事大国,在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设有374处军事基地,海外驻军约为28.78万人。美国的海外的军事基地大致划分为欧洲、亚太与印度洋、中东与北非以及美洲四大战略区。2004年8月,布什总统宣布,美国将在未来的10年内把驻欧洲和亚洲的军队削减6万至7万人。2007年1月,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说,为了“反恐战争”的需要,他计划在未来5年内将美军现役部队的人数增加9。2万人。在全球范围内共有五大美国战区司令部,分别是美国北方司令部、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美国中央司令部、美国欧洲司令部和美国南方司令部,分别负责全球几大区域的事务。本土基地871个,其中海军基地242个,空军基地384个。2007年2月,布什总统批准军方关于组建一个专门负责非洲事务的司令部的计划,2010年组建完毕,由于非洲国家反对非洲司令部设立在其境内,总部暂设在德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