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社会心理学.第八版].戴维·迈尔斯

去淘宝上买。我在那买的,送货上门,算上邮费一共21。很不错。而且买过来看的方便。

关于社会心理学的3个问题

认知失调又名认知不和谐。

(Cognitive Dissonance)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其中有两个重点或难点:一是认知成分,即所谓人们的思维、态度和信念等等;二是推断,即所谓逻辑推理是否正确。这两点同时又是产生失调的原因。随着认知失调的不断增加,一个要求减少和消除失调的压力就越来越大。减少和消除这种由失调而产生的压力和心理紧张,通常采取以下三种途径:①减少不协调认知成分;②增加协调的认知成分;③改变一种不协调的认知成分,使之不再与另一个认知成分矛盾。

P.S.应该是同学吧,我周二也要考这个。但只找到这个的答案了。

社会心理学入门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都是群里制作的书籍,以心理学为主,需要书籍打包下载的,请到

需要单独下的,请到

书籍列表:

book14

E-Prime实验设计技术 by 曾祥炎

学校心理咨询:理论·方法·应用 by 刘晓明

社会心理学 by 俞国良

心的出路:让你改变的十五堂课 by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 by 董齐

词以类记 TOEFL iBT词汇 by 张红岩 2006年版 带OCR

GREGMAT阅读难句教程 杨鹏编著 群言出版社 2009.03_12259279

TOEFL词汇 王玉梅

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 新东方大愚求职系列丛书

知识管理 by 德鲁克 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

发展心理学 第八版 下册 by Newman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带OCR

行为科学研究方法 by Frederick Gravetter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带OCR

家庭治疗概论 第六版 by Goldenburg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带OCR

教育心理学 第四版 上册 by Jeanne Ormrod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带OCR

教育心理学 第四版 下册 by Jeanne Ormrod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带OCR

人格理论 第八版 by Richard Ryckman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带OCR

人类动机 by Robert Franken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带OCR

异常心理学基础 by Mark Durand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带OCR

运动心理学导论 第三版 by Arnold Leunes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带OCR

当代心理学体系 by NoalSmith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带OCR

动机心理学 第五版 by Herbert Petri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带OCR

发展心理学 第八版 上册 by Newman 当代心理学经典教材译丛 带OCR

book13

20几岁就要做女王——那些好女孩不懂的事 by 史蒂夫-桑塔盖蒂

Blink 决断两秒间 by 马尔科姆-格拉德韦尔

不说我也不知道你想干什么——察行观色3秒钟洞悉对方心理 by 格里高利-哈特莱

乱乱脑 by 盖瑞-马库斯

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 by Eric Berne

你的记忆怎么了 by 丹尼尔-夏克特

助推——事关健康、财富与快乐的最佳选择 by 理查德-H-泰勒

右手,左手——大脑、身体、原子和文化中不对称性的起源 by 克里斯-麦克马纳斯

夜间思维——关于我们为什么会做梦以及如何做梦的科学观点 by 安德烈-洛克

大脑里的8个骗子 by 科迪莉亚-法恩

幸运指数 by 理查德-怀斯曼

当绿叶缓缓落下——与生死学大师的最后对话 by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

当预感来敲门 by 拉里-多西

性体验与性爱心理 by 尤里-谢尔巴特赫

我们为什么说谎 by 戴维-利文斯通

我是左撇子 by 赫尔曼-约瑟夫-左赫

智慧之矛盾——当大脑衰老时如何使大脑变得更聪慧 by 埃尔克诺恩-哥儿德伯格

极端的人群——群体行为的心理学 by 凯斯-桑斯坦

男人其实很忧郁 by 泰瑞斯-瑞尔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 by 彼得-圣吉

脑的学习与记忆 by Marilee Sprenger

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 by 鲁道夫-阿恩海姆

解读面孔 by 利奥波德-贝拉克

记忆博士 by D-J-马森

说服你其实很简单——从NO到YES的心理营销战术 by 凯尔-霍根

说服心理学——如何影响他人按你的方式思考 by 凯文-霍根

道德的重量 by 阿瑟-克莱曼

book12

转角遇见心理学家 by 大卫-科恩

进化的大脑

常态下的癫狂 by 阿尔诺-格鲁恩

华氏451 by 雷-布雷德伯利

找到你的灵魂伴侣 by 尼娜-拉里什-海德尔

原来可以这样美 by 迈克尔-罗伊森

一生的减龄方案 by 迈克尔-罗伊森

长寿圣经 by 加里-斯莫尔

离你多远才幸福 by 安东尼-卡斯卓

严肃的创造力——运用水平思考法获得创意 by 爱德华-德-波诺

全球脑 by 杨友三

英语阅读参考手册 by 叶永昌

心理学职业生涯 第二版 by Robert Sterngerg 斯滕伯格

玛雅 by 贾斯坦-贾德

终极抉择——威胁人类的灾难 by 艾萨克-阿西莫夫

一无所有 by 厄休拉-勒古恩

我了解女人 by 考特妮-戴维斯

小心,无良是一种病 by 玛莎-斯托特

谁在掌控你的人生——破解生命的四大魔咒 by 韦志中

book11

吃的真相2 by 云无心

海伯利安的陨落(上)

海伯利安的陨落(下)

男孩的脑子想什么 by 迈克尔.古里安

少的力量——越简单越厉害的生活工作双赢法则 by 里奥.巴伯塔

【万卷方法丛书】如何做综述性研究 by 哈里斯.库珀

【万卷方法丛书】心理学论文写作——基于APA格式的指导手册 by 拉尔夫.罗斯诺

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by 今何在

怪诞行为学2 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科技英文写作与讲演 by 佩蒂-杨

上帝的迷思 by 理查德-道金斯

瘦之王道 by 西田一见

突破瓶颈 by 迈克尔-格伯

AMOS与研究方法 by 荣泰生

窥探术 萨姆-高斯林

地铁 by 韩松

积极情绪的力量 by 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

改变思维 by 霍华德-加德纳

高级迷信-学术左派及其科学的争论 第二版 by 保罗-R-格罗斯

注意力经济 by 托马斯-达文波特

性趣探秘 人类性的进化 by 贾里德-戴蒙德

合作的进化 by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

积极心理学 by 克里斯托弗-彼得森

极端的人群 群体行为的心理学 by 凯斯-R-桑斯坦

记忆导图 对大脑进行分区来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by 薇拉-F-比肯比尔

深度生存 危机中智者的生存法则 by 劳伦斯-冈萨雷斯

谁在掌控你的人生 破解生命的四大魔咒

思考的艺术 非凡大脑养成手册 by 文森特-赖安-拉吉罗

特斯拉回忆录 被世界遗忘的天才 by 尼古拉-特斯拉

幸福是陷阱 by 路斯-哈里斯

book10

59秒.pdf

人因工程学导论(第二版).pdf

儿童心理理论 by 陈友庆.pdf

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by 邓赐平.pdf

关于爱与性的一切,你全错了 by 佩珀·舒瓦茨 .pdf

刺猬的爱情:亲密关系的心理故事.pdf

大脑开窍手册.pdf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pdf

开车经济学 我们为什么这样开车?_12188716.pdf

当经济学遇上生物学和心理学_12332921.pdf

心理学研究方法 原书第7版 约翰-肖内西 人民邮电出版社..pdf

心理工具:教育的社会文化研究.pdf

思考的整理术++这样的思考,人生就不一样_1....pdf

情爱关系中的选择 婚姻家庭社会学入门.pdf

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 by 古典.pdf

文化和人类发展.pdf

最后舞蹈 关于死亡_12311004.pdf

欲望的演化 by 戴维 巴斯(buss).pdf

活出最乐观的自己.pdf

生猛的进化心理学_12619408.pdf

窥探术 谁泄露了我的秘密_12363313.pdf

经济思维_12441912.pdf

罗伯特议事规则(第十版).pdf

行为遗传学(第四版).pdf

诱惑的艺术:赢得爱情比统率军队需要更多的天赋.pdf

说谎心理学.pdf

这样做,至少多活20年.pdf

book9

《布鲁克林有棵树》(贝蒂·史密斯(Betty Smith))扫描版[PDF].pdf

学习的艺术 维茨金 著.pdf

实验心理学:通过实例入门 (第七版) 索尔索.pdf

害羞心理学 [美]津巴多.pdf

思维改变生活:积极而实用的认知行为疗法.pdf

拖延心理学.pdf

疯狂实验史 索尔索著.pdf

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美)爱德华.威尔逊著.pdf

谁会认错 我们为什么会有如此愚蠢的信念、错误的决定和让别人受伤的行为.pdf

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第二版) by David M.Buss.pdf

book8

为什么选错的总是我—— 大卫·韦尔奇( David A.Welch ).pdf

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心理学 by 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pdf

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 (第六版) by 杰拉尔德·柯瑞.pdf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by [美]菲利普·津巴多.pdf

撬动幸福 by 奚恺元.pdf

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pdf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pdf

直觉:你所不知的潜力与危害 by 戴维.迈尔斯.pdf

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 吴明隆.pdf

美丽圣经 by 宝拉·培冈 简体版.pdf

认知心理学 第5版 艾森克.pdf

进化的大脑:赋予我们爱情、记忆和美梦 by 戴维·J·林登.pdf

颠倒思维 by 保罗·阿登.pdf

进化心理学:

拖延心理学:

思维改变生活:积极而实用的认知行为疗法:

社会心理学 (第五版·中文第二版)阿伦森著

学习的艺术 维茨金著

布鲁克林有棵树

吃的真相:

谁会认错 我们为什么会有如此愚蠢的信念、错误的决定和让别人受伤的行为

疯狂实验史

害羞心理学 津巴多

哪来的天才——练习中的平凡与伟大 [美]杰夫·科尔文

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 (美)阿兰·卡尔著

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美)爱德华.威尔逊著

结构方程模型:AMOS的操作与应用 吴明隆

为什么选错的总是我—— 大卫·韦尔奇( David A.Welch )

进化的大脑:赋予我们爱情、记忆和美梦 by 戴维·J·林登

颠倒思维 by 保罗·阿登

幸福的真意 by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心理学 by 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

欲望之源 by (美)伯纳姆

直觉:你所不知的潜力与危害 by 戴维.迈尔斯

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by [美]菲利普·津巴多

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

美丽圣经 by 宝拉·培冈

撬动幸福 by 奚恺元

心理学研究方法 舒华 张亚旭

简捷启发式:让我们更精明

批判性思维:思维、沟通、写作、应变、解决问题的根本技巧

认知心理学 第5版 艾森克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索尔索麦克林 实验心理学(原书第8版)据说这个版本比第七版的《实验心理学:通过实例入门》更好些

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 (第六版) by 杰拉尔德·柯瑞

为什么大猩猩比专家高明 如何让大脑帮你做出正确的选择(英文名:How we decide)

心理和脑 脑与心智历程100项(英文名:Mind Hacks)

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启发式和偏差 by 丹尼尔.卡尼曼

思维与决策 (第四版)by Baron

内向者优势--如何在外向的世界中获得成功

行为科学统计 第七版 Statistic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中文版 by Frederick J Gravetter / Larry B. Wallnau

象与骑象人 by 乔纳森·海特

心理和脑与生活 训练脑与心智的75项窍门

电醒人心——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人生传奇

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 by 欧文亚龙

心理资本 打造人的竞争优势

现代心理学:现代人研究自身问题的科学 第三版 2009年 张春兴

为什么男人爱撒谎女人爱哭泣

为什么男人不听 女人不看地图

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 郭永玉

心理学与中国发展:中国的心理学向何处去

以下书籍由"君子不多"制作

集合起来__群体理论与团队技巧 第9版

学会批判性思维++跨学科批判性思维教学指南

社会学与生活(插图修订第9版)

跨文化社会心理学

跨文化沟通心理学 by 彭凯平

路西法效应 简体版 by 津巴多

合并PDF文件可以使用各个PDF浏览器的页面操作功能,也可以用方便快捷的实现合并。

书籍都会在更新

以上书籍之外,再推荐些绝对值得一看的书籍:

心理学类: 拆掉思维里的墙 学习乐观 社会性动物 少有人走的路 社会心理学(阿伦森版) 决策与判断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亲密关系 影响力 拖延心理学 害羞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 无从选择 思维改变生活 战胜拖拉

其他类: 如何阅读一本书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 把时间当做朋友 神奇的睡眠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

直达电梯: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求助~! 川大社会学参考书

我去年考得川大,单科都过了,但总分差20分。去年我托朋友买了川大的资料,600元,一厚沓资料。但是我在后期复习中,发现它很多资料都是网上有的(你用心的话在网上就可以搜到)。我很是生气,卖资料的人告诉我同学,卖资料火爆和虚假是川大一大特色。当然,我这份资料其中一个是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网上有哦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哦),一个概要课堂笔记(网上没有,看后有些启发),一个ppt课件(网上没有,但是个人感觉有无无所谓,是整体结构,看看有点好处吧),一个方法的笔记(笔记太密,一看就是女孩的笔记,我没辛苦看,呵呵),一个各种流派的介绍资料。我今年打算考北京,祝你好运了!我又去年的参考书目,电脑里还没删除,你自己看吧:公共管理学院 │030301社会学 │ │15│ │ ││01社会心理学 │ 陈昌文 │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或202 │复试科目: ││ │ 胡冰霜 │ │俄语或225法语③664综合(│社会学综合││02应用社会学 │ 屈锡华 │ │当代社会思潮、社会心理学│。社会学考││ │ 李文星 │ │、人类学概论)④465社会 │生考664综 ││ │ 陈彩霞 │ │学理论与方法 │合中的当代││03农村社会学 │ 王 卓 │ │ │社会思潮、││04宗教社会学 │ 陈昌文 │ │ │社会心理学││ │ 钟玉英 │ │ │。 ││05人口社会学 │ 王 卓 │ │ │ ││06社会制度与社会政策 │ 钟玉英 │ │ │ 465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童星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社会研究方法》艾尔.巴比主编,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664综合(当代社会思潮、社会心理学、人: 《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现代社会心理学》周晓虹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费孝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如何理解社会心理学中的“焦点效应”

焦点效应(spotlight effect ),也叫做社会焦点效应 ,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焦点效应其实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体验,这种心理状态让我们过度关注自我,过分在意聚会或者工作集会时周围人们对我们的关注程度。正是因为每个人的焦点效应,在销售上也常常成为业务员的公关手段。

你是不是曾经因为在某一次派对上把饮料撒了一身而懊恼很久?你有没有曾经在公共场合摔倒,然后在5秒钟内迅速起身,还要装作若无其事?回答都是“是”?恭喜你,你也是spotlight effect组的一员了。

心理学家基洛维奇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让康奈尔大学的学生穿上某名牌T恤,然后进入教室,穿T恤的学生事先估计会有大约一半的同学注意到他的T恤。但是,最后的结果却让人意想不到,只有23%的人注意到了这一点。

实验中的T恤—美国之鹰

这个实验说明,我们总认为别人对我们会倍加注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由此可见,我们对自我的感觉的确占据了我们世界的重要位置,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放大了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而且通过自我的专注,我们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

这就是心理学中的焦点效应。这是人类的普遍心理,即把自己当作是一切的中心,且高估了外界对自己的关注,这是心理学中所公认的一个事实——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其实,这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见的。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焦点效应其实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体验,这种心理状态让我们过度关注自我,过分在意聚会或者工作集会时周围人们对我们的关注程度。因为有焦点效应心理,你才会因为在聚会上站在角落或者弄撒了饮料而觉得自己很失败。

人们总是觉得社会聚光灯对他们格外关注,而事实并非如此。其实注意到你把饮料弄撒或其它尴尬场景的人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 ,所以,不用那么紧张的。

在某个周一的早晨,因为起床起得太晚,我匆忙洗漱穿戴好便赶到教室。到了以后才发现,我误穿了一双脏兮兮的,本来打算今天洗了的鞋子。

结果整整一个上午我都忧心忡忡,仿佛已经能听到同学在背后议论我的声音。老师讲的课自然是完全没有听进去,同学找我聊天我也是支支吾吾地含糊回答。

见鬼,就连美女同学找我问问题,我也想着她肯定注意到我邋遢的鞋子,我在她心目中的形象一定完全毁了。至于她到底问了什么,而我回答了什么,我已经完全没有意识了。

最惨的是,今天刚好轮到我上台演讲PPT。为了这次演讲我准备了很久,一开始我便滔滔不绝地讲起来,连我都不禁要佩服自己。

但是突然间,我想到我如今站在演讲台上,脚上的这双鞋子岂不是在全班同学眼前暴露无遗?一想到这里,我的脑子里便一片空白,说到哪里,将要说什么,一概不记得了。最后磕磕绊绊地把这篇PPT给讲完了。

这绝对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上午,这双鞋使我的个人形象荡然无存。从此以后没有人再会喜欢我,也没有妹子再会找我聊天。我再也没办法出任CEO,迎娶白富美。大概只能一辈子做一个平庸的打工仔,到中年的时候赌博酗酒打老婆——如果我还能娶得到老婆的话。

最后,当我终于回到宿舍的时候,我阴郁而绝望地问我舍友:“我今天穿这双脏兮兮的运动鞋是不是特傻?”

舍友回了我一句,可能是他这辈子说过最睿智的话:“谁他妈会注意你穿什么。”

在这个上午, 我实际上是受到了焦点效应的影响。焦点效应是指,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

和初次见面的人一起用餐,你不小心把酒杯打翻,或者在夹菜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该送到嘴里的菜意外地掉在桌上。此时,你是否会觉得尴尬?觉得别人都在看你的笑话?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即使不那么强烈也会觉得不好意思,接下来你的一举一动就会变得小心翼翼。这是很正常的表现,因为我们总想给初次见面的人留个好印象。有个朋友每次出门前都要花好长的时间在挑选衣服上,她觉得她一走出去,街上的人都会注视她,所以必须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其实,我们完全没必要这么紧张。有实验表明,其实我们(不是公众人物的情况下)并不是那么受人关注。你夹菜时的失误或许根本就没有人看到,即使看到了,人们也是不假思索地就过去了。

"焦点效应"也会给孩子带来一定危害

在"焦点效应"恐惧下, 逃避问题,推卸责任。

如果孩子做错了一点事情,受到打击和挫折的话。他们就会认为这件事情会很让他丢人。久而久之,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下就会选择不去面对,他会想:我不去展示自己,不去做就不会错。只要不出错就不会被嘲笑,因此就在这种心思下小心翼翼的生活。

在"焦点效应"压力下, 性格变得内向, 没有自信心。

一旦做错事情受到嘲笑,孩子就会想如果我再做错事情,别人会不会还要嘲笑我?他们会怎么对待我呢?所以我不能错!在这种心理暗示下,孩子的"主动性"逐渐弱化,变得更加被动,更加无助。性格就会变得孤僻,难以和周围的人融合在一起。

很多时候,都是我们对自己过分关注,并以此联想到别人也会如此关注自己。这是一种自我焦点效应在作怪,总觉得自己是人们视线的焦点,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受着监控,这样就会让人产生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者总是“感到”在人群中大家都在关注自己。社交恐惧者会高估自己的社交失误和公众心理疏忽的明显度。

如果我们触动了图书馆的警铃,或者自己是宴会上唯一一个没有为主人准备礼物的客人,我们可能会非常苦恼。但是研究发现,我们所受的折磨别人不太可能会注意到,还可能很快会忘记。其实别人并没有像我们自己那样注意我们。

因此, 正确理解焦点效应有助于社交恐惧的消除 。

正是因为每个人的焦点效应,在销售上也常常成为业务员的公关手段。推销产品对业务员来说是具有挑战意义的。大多数的推销员一进门就对客户说“我们的产品怎么怎么样”、“我们的产品有什么优点”等。其实,客户本身不一定喜欢听推销员在那里絮絮叨叨地说,谁也不愿意听关于别人的事。特别是对于陌生人,客户可不愿意浪费自己的时间去听别人的事。但是,恰恰相反,关于自己的事客户反而更愿意去听。

举个例子

一个业务员走进了客户王总的办公室。客户当时正在打电话。他静静地坐了下来,观察了一下客户的办公室。客户的后面是一个书柜,前面的桌子上摆着一张穿着博士服的照片,照片一侧竖写了四个大字“大展宏图”,照片被裱了起来,看起来非常不错。

客户打完电话,业务员说:“王总,您是博士毕业啊?读的哪所大学啊?您是博士又掌管着这么大的一个公司,国内像您这样的董事长可不多啊!”客户一听,立刻哈哈大笑:“哪里,哪里,过奖了,这是我以前在读……”客户讲起了自己的事。

客户谈了一会,就主动切入正题,谈起了产品。但是,业务员说出了价格,客户不再说话了。业务员很快反应过来,说:“王总,照片上的字是您写的吧,真有气势,你对书法肯定也很有研究吧?”客户一听,说道:“过奖了……我以前……”最后,业务员成功地谈成了这笔生意。

我们看一张照片,如果上面有我们自己,我们会非常快地留意到,并非常关注自己照片里的形象,如果跟朋友聊天,很容易把话题引导到关于自己的事上来,并且隔了很久,都能清晰记得谈论有关自己的内容。

我们跟客户接触也是一样的,没有谁愿意听有关别人的事,特别对于陌生人,通常认为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但对于有关自己的事,我们都非常有兴趣的。所以,我们在与客户第一次接触的时候,谈论的话题一定是有关客户的事,一进门,就要观察,客户喜欢的书,摆放的饰品,客户的衣服等等,一开始不要看到什么都要说一遍,这样让容易感觉到你家伙拍马屁,有企图,让客户产生警戒心里,只要举一个即可,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了解客户的背景问题,但丑媳妇是迟早见公婆的,迟早要谈到产品的,还有报价、合同等,当谈到自己产品的时候出现了僵局,再引导到有关客户的自己身上来。

参考文献

Timothy J. Lawson. The Social Spotlight IncreasesBlindness to Change Blindness[J].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010, 32(4):360-368.

Gilovich T, Medvec V H, Savitsky K. The spotlighteffect in social judgment: an egocentric bias in estimates of the salience ofone's own actions and appearanc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SocialPsychology, 2000, 78(2):211-22.

Gilovich T, Savitsky K, Medvec V H. The illusion oftransparency: biased assessments of others' ability to read one's emotionalstate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Social Psychology, 1998, 75(2):332-46.

觉得有帮助的朋友,不妨收藏关注下,点个赞再走呗 ╰( ̄▽ ̄)╭ ~